【重磅科普】水灵子,真有那么灵吗?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3-15 23:12:51
作者:

  我们平时喝的水,大部分是大分子团水。新鲜的自来水及纯净水的分子团直径平均为2.6nm(纳米)。长期存放的水为6nm,大部分不能通过直径只有2nm的亲水通道进入细胞内,只能透过肠壁进入血管,被肾过滤后排出体外,小分子团水则很轻易通过。比如下面的宣传: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水分子的尺寸有多大?只有0.4nm!

  水分子氢键并不稳定,水分子本身就可以穿过细胞膜(不是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才有的)。比所谓的2nm的细胞通道,小很多!事实上,细胞膜的神奇之处,可以让更大的分子(如葡萄糖)进入!

  反过来说,若是你平时喝的水不能进入细胞膜的话,你还能活一分钟吗?

  至于所谓的“神奇功效”,就不值一提了!

  通过全球最大英文学术数据库“Web of Science”检索“small molecule water”、"small water clusters"、“micro-clusters water”等多个关键词检索,通过筛选,并未发现相关的医学或健康类学术文章,并没有确凿研究表明,所谓的“小分子团水”对健康的影响。

  5. 饮用水的管理规范

  根据2015年5月24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其中明确指出:包装饮用水的名称应当真实、科学,不得以水以外的一种或若干种成分来命名包装饮用水;产品名称不得标注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以及其他不科学的内容。

  根据2013年颁布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第六条规定:涉水产品标签和说明书中不得标注下列内容:

  (一)明示或暗示具有防治疾病作用的内容。

  (二)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者欺骗性的文字、图形以及与生活饮用水无关的内容。

  (三)“酸性水”、“碱性水”、“活化水”、“小分子团水”、“功能水”、“能量水”、“富氧水”等内容。

  (四)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禁止标注的内容。

  

  

  6. 媒体辟谣

  近年来,媒体也多次为“小分子团水”这一骗局辟谣!下面就列举几条:

  (1)澎湃新闻(2019年):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698539

  (2)人民网(2019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6149047857838544&wfr=spider&for=pc

  (3)科技日报(2017年)

  

  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7/09-05/8322575.shtml

  (4)中国网(2014年)

  

  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40213/2179511.shtml

  (5)CCTV(2008年)
 

  

  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80413/100491.shtml

  还有很多很多。。。

  7. 其他忽悠水

  另外,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忽悠水”:

  【弱碱性水】

  所谓弱碱性水,也是一个伪科学。若是PH值发生改变,必然发生化学反应或将碱性离子进入水中。但是,没有外来物质,这一切都不能发生。

  此外,所谓弱碱性水有益健康,也是一个妥妥的伪科学。

  2018年11月2日,酸碱人体理论创始人Robert O. Young被美国法院判1.05亿美元!他就当庭承认自己不是什么 微生物学家、血液病专家、医学专家 ,也没受过任何科学训练,没有行医资质,连文凭也是买来的假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542282990758292&wfr=spider&for=pc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