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提生产资质,小鹏汽车弯道超车?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25 16:42:29
作者:小鹏,汽车,造车,新势力,特斯拉
喜提生产资质,小鹏汽车弯道超车? IT老友记 阅 253 从长远来看,国产造车新势力想要实现突围,并不简单。

投稿来源:IT老友记

3月21日,多家媒体报道,小鹏汽车通过收购福迪汽车,间接获得自建工厂生产资质。

公开资料显示,福迪汽车成立于1988年,坐落于广东,拥有10万辆整车产能。目前福迪汽车已经由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100%控股,法定代表人为夏衍,后者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

对于获得 准生证 传闻,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自成立始,旨在更好地完善小鹏汽车的供应链布局,为将来公司的产品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自建工厂生产资质一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因为受到政策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造车新势力取得,大多数品牌仍然只能采取代工的模式。

如今,小鹏汽车 借壳 喜提生产资质,能否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寒冬跃进

当新势力们满心欢喜地涌入造车行业后,才发现这条路崎岖不平,仅生产资质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时间回到2015年,彼时电动车浪潮方兴未艾,各方势力鱼贯而入,新品牌层出不穷。而作为造车环节重中之重的生产工厂,也是各大品牌发力的地方。

虽然代工模式在很多行业已经走通,且效果良好,但汽车作为工业史上的明珠,拥有着极度复杂的制造工艺,所以自建工厂一直都是主流趋势。因此,是否拥有自建工厂,也成为了衡量造车新势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发展之初,造车新势力就将自建工厂和车辆研发看作并驾齐驱的大事情。2017年,蔚来宣布与上海市签署自建工厂的相关协议,计划总投资达166亿元;同一时间段,小鹏汽车的肇庆基地也开始奠基动工,其中,整车生产项目占地面积1500亩,投资高达100亿元。除此之外,威马、理想汽车、奇点等也都加入了这场浩浩荡荡地建厂运动。

但就在造车新势力们满心欢喜的投身生产工厂建设时,2018年底工信部的一纸政策却为这场狂欢按下了暂停键。

此前,工信部曾授予数十家造车品牌自建工厂的生产资质,但随后便采取收紧的策略。根据当时工信部要求,其对企业技术标准、交付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于是,转向代工还是坚持自建工厂,成为了摆在造车新势力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被誉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蔚来,因为政策影响,自产之梦彻底折戟沉沙,于是放弃了上海嘉定的工厂,转而牵手江淮汽车,走上长期代工的道路。另外那些不甘于走代工模式的品牌,则绞尽脑汁,不惜以巨资收购相关车企,以曲线救国的方式获得生产资质。而小鹏作为造车新势力阵营当中的一员,首款车型G3也交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

其实,关于造车新势力们采取代工还是自建工厂的争议也是由来已久。通常情况下,两种路径各有优势,如果采取与传统车企进行合作代工,则有望压缩前期较高的费用支出与资金需求,加快新车型毛利率爬坡,缓解融资压力;而如果长期来看,代工模式则弱化了车企的核心竞争工艺,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上缺少自主权,因此长期业务模式仍待观望。

因此,如果从长远来看,自建工厂的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小鹏汽车也加入了自建工厂的阵营当中。但由于小鹏汽车此次收购发生在特殊的时间点上,因此意义也非比寻常。

首先,根据小鹏汽车之前向消费者承诺,其第二款车型小鹏P7将由肇庆工厂进行生产,而且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小鹏P7目前已在肇庆工厂投产,也就是说,小鹏现在如果无法获得生产资质,那么公司的节奏规划将会被完全打乱。可以说,拿到生产资质,是小鹏汽车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小鹏汽车此次收购事项,释放出来更重要的信号则和行业环境有关。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迎来28年以来首次下跌,底子薄弱的造车新势力们又面临车市寒冬和资本遇冷的双重夹击。于是,新势力普遍损伤严重,纷纷屯粮过冬,采取收缩保命的策略。而在这样的趋势下,小鹏汽车却逆势进行大笔收购,可见其资金的实力。

因此,在收购福迪汽车之后,小鹏汽车就回应称, 此次针对广东福迪的收购行为,并不会对小鹏汽车当前的财务基本面造成任何影响 。

稳字诀

当前国内造车新势力的格局基本已定。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蔚来交付量为20565辆,威马为16876辆,小鹏汽车则16608辆。

尽管蔚来在交付赛中稍微领先,但威马和小鹏与其差距也并不算明显。但在交付之外,威马、小鹏如今还有了自建工厂的加持。

不过,虽然表面看三家造车新势力旗鼓相当,但有一点却经常被习惯性地忽略,那就是小鹏汽车的融资规模与前两者差距明显。

蔚来、小鹏融资规模

单从融资规模上看,小鹏汽车可以说处于下风。但在动辄百亿的造车赛事中,小鹏的公司经营状况却最为稳定,除了G3升级事件引起老车主不满的小插曲外,其经营层面少有变故发生。

这样的结果,和小鹏的市场策略以及稳健做风有着莫大的关联。

虽然同样是新势力的头部企业,但小鹏汽车与蔚来的风格可谓差异明显。蔚来从开始之初就主打品牌策略,不惜重金投入打造口碑和服务,无微不至的管家式服务,虽然获得众多粉丝拥趸,但对于资金的消耗也及其严重。因此蔚来一度用力过猛、节奏失控,导致现金流紧绷,如今已是焦头烂额。

和蔚来相比,小鹏显得更务实。在研发层面,除了部分核心业务进行自主研发外,在智能驾驶、底盘平台都采取与合作伙伴合作研发。这样的做法可以减轻资金压力,降低对应的风险。

在营销服务上,小鹏汽车则通过鹏友社区、线下体验店、租售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服务运营体系,和蔚来的高调作风不同,小鹏这样的营销方式省下了不少钱。

去年小鹏汽车在获得小米投资后,副总裁顾宏地称, 我们在年初就开始优化我们使用资金的效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我们对这些进展非常满意。

得益于小鹏汽车一路的稳健策略,其在公司经营层面也是少有风波。

2018年,造车新势力进入交付阶段,各家车企为了追赶交付速度几乎挤破了头。小鹏汽车作为其中一员,在最关键的交付环节却屡屡延迟。为此,何小鹏一直对外宣称着 慢就是快 ,这一说法看上去更像 找借口 ,一时间,关于小鹏的技术薄弱、缺少资金的质疑甚嚣尘上。

但在2019年热火朝天的交付争夺赛后,自燃事故将整个新能源汽车推到风口浪尖,蔚来、威马、特斯拉,无一幸免。而当初交付屡次跳票的小鹏,意外地成为一股清流,成为了至今0起自燃事故的车企。

当初选择缓步慢行,最终成为幸事。

另外,在迈入交付门槛之后,造车新势力也是波折不断。蔚来先后遭遇股价跳水、管理层震荡、多笔融资告吹等事件,如今资金链已经是岌岌可危,长期徘徊在悬崖边上。另外威马汽车今年也被曝取消全员年终奖和裁员的消息。在这样的环境下,小鹏汽车的负面消息确实要少很多。

因此,小鹏利用更少的资金在造车浪潮当中脱颖而出,而在头部阵营当中,又能保持相对稳定,采取稳字当头的策略成就了小鹏的核心优势。

不过,小鹏汽车虽然眼前无虞,但前行道路上的隐忧也并不少。

关键战役

如果想要从电动车江湖杀入重围,小鹏汽车仅凭稳健二字还远远不够,摆在其面前的还有几场关键性战役。

其实,小鹏汽车销量虽然与蔚来威马差距不大,但在产品矩阵上还是处于下风的位置。

目前,蔚来、威马已经有两款车型上市在售,而小鹏仅有一款G3车型,虽然G3也经历了迭代升级,但仍然无法掩盖小鹏产品单一的事实。而且目前G3价格在14 20万元之间,这也意味着,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小鹏目前还是空白的。

于是,小鹏汽车押注P7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P7的问世,显然寄托着小鹏丰富自己产品矩阵,以及冲击30万元市场、完成产品上行两方面的野心。

根据小鹏官方披露,P7将于今年4月正式上市。小鹏P7搭载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百米加速可以达到4秒级的水平,NEDC综合工况里程超过600KM,售价也在30万元以上。另外还搭载了英伟达DRIVE Xavier芯片,14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拥有高精地图和高精定位的功能,可以支持L3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价格则在27 37万元之间。

因此,P7的问世对于小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情况来看,P7将要面临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

在30万元左右的乘用车市场里,传统车企当中有比亚迪唐、上汽ERX5等觊觎于此,而在造车新势力阵营当中还有蔚来ES6、EC6、威马EX6等虎视眈眈。而在这个市场中,比拼的不仅仅是产品实力,而且还有品牌能力。但这方面,正是小鹏汽车目前所欠缺的。

当然,还有一个国内所有造车新势力都无法忽视的对手,特斯拉。

如今特斯拉可谓来势汹汹,伴随着上海工厂的落地,其在中国市场的进展也是节节顺利。短短时间内,国产Model3不仅已经开始交付,而且供应链国产化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除此之外,特斯拉正在激进的降低整车成本,前不久还宣布将采购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这样的做法意图明显,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巩固自身的优势。

根据特斯拉方面称,国产Mode3供应链有望在年中达到80%国产化,年底100%实现。而特斯拉即将交付的一一款车型Model Y又有70%的零件与Model 3可进行适配。兴业证券分析认为,等到Model 3完全实现国产化后,其最低价格可以下探至19.7万元,所以无论是Model3 还是Model Y都将拥有更灵活的定价空间以及价格优势。

马斯克本人也对Model Y信心满满,他曾表示Model Y的市场需求可能比Model 3多出100%,预计年销量将达到40万辆,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在特斯拉国产Model3、MOdel Y的双重夹击下,小鹏P7势必会其狭路相逢。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赛事中,外部市场环境却并不乐观。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陷入遭遇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新能源汽车也未能独善其身。从2019年《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的通知》颁布之后,新能源汽车补贴被拦腰斩断,销量大受影响,自从去年6月新政实施后,电动车销量一路下滑至今。另外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车市复苏遥遥无期,车企艰难度日成为常态。

因此,国内造车新势力将要面对的,不仅有特斯拉这样强悍的对手,还有车市寒冬的压力。在这样的趋势下,小鹏汽车尽管获得了 准生证 ,但目前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国产造车新势力想要实现突围,并不简单。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