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5-20 02:47:50
作者:寄生虫,误食,福寿螺,千万别,多达

近日

浙江海宁市民朱先生爆料

“五一”期间他为儿子抓鱼玩

结果一网下去捞上来两个活物

还蠕动产下粉色的卵

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看着让人禁不住起鸡皮疙瘩……

上网一查才知道

原来这粉色的卵是福寿螺的幼卵

而福寿螺是一种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这个地方的池塘里也出现了

每年这个时候,这一群密密麻麻的粉红色小东西,又在悄悄出现了。是的,福寿螺又来了!浙江省海宁市多个地方已经出现。住在硖石街道风和丽苑的王女士说,这几天她在小区池塘河岸的石头上看到了一簇簇粉色的卵,让她头皮发麻。

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王女士说,这些粉色的卵在池塘出现大概有十几天了,住在小区的其他人也发现了这个情况,有密集恐惧的人已经不敢靠近池塘了。

前几天王女士又发现在池塘的石头上、靠近水的泥块上有成片的小螺出现了,王女士猜测这应该是粉色的卵孵化出来的小螺,比人的小指甲盖还小一些。

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面对福寿螺粉卵,怎么办?

据资料记载,福寿螺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那么,发现福寿螺幼卵怎么办呢?王女士表示,社区问过专业部门可以用拍打的方法治理,随后社区志愿者和物业的相关人员采取人工拾螺、用竹竿打卵的办法处理。

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对于福寿螺的治理办法,现在除了通过人工摘除,直接将河岸、植物茎叶上的螺卵剥落或者揉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了。据专家介绍,把福寿螺的卵从岸边取下扔到河道里就可以了,福寿螺的卵是需要干燥的环境才能孵化,在水里螺卵不会孵化,而且还能成为鱼、虾等水生动物的饵料。

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如果大家最近在河边看到

这些密密麻麻的粉色小卵也不用怕

可以把它们揉碎、剥落!

但父母要严禁孩子单独去河边玩耍

更不要好奇粉色的螺卵而去拨弄

因为↓

一只福寿螺可能藏着6000条寄生虫!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其实大家见到福寿螺也不必惊慌,虽然身为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但这种虫皮肤接触不会感染,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才会感染其中的寄生虫。

爱吃螺肉的亲们一定要注意了

千万别误食!

那么,我们如何区分福寿螺和其他螺呢?

如何区分

福寿螺和田螺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首先从个头来看,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很多。

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再从颜色上来看,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

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命!多地已出现,这东西千万别误食

左边是田螺,右边是福寿螺

另外,从构造来看,即便是个头相当的田螺和福寿螺,构造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另外,福寿螺的卵呈粉红色。

切记

食物千万要煮熟煮透后再吃!

来源:深广电第一现场(ID:szmgdiyixianchang)、广州日报、人民日报、江苏新闻

编辑:渠洋 常煜 李金凤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