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比起活到100岁和赚到1000亿,他更在意这2件事
当大家在享受五一假期的时候,有两个加起来快200岁的老人,主持了一场长达6小时的会议。
虽然这两个人的身家加起来接近1000亿美元,早就财务自由了,但还是在照常上班。
而这场会议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每年都会雷打不动地召开,至今已举办了54届。
这就是2019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主持会议的是巴菲特和芒格(一个89岁,另一个95岁)。
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芒格一边不间断地回答各种问题,一边还嚼着糖果、喝着可乐,看起来身体状况还很好啊。
到了他们那个年纪,依然还保持着清晰的思维和体力,出席几个小时的会议,能做到的人恐怕也是寥寥无几了。
你可能会好奇:都已经这么有钱了,干嘛他们还不退休呢?这也太“敬业”了吧~
其实支撑他们的并不是“敬业精神”,而是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热爱自己的事业
如果放假和工作二选一,估计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假”,但让巴菲特来选,他肯定会选择“工作”。
尽管巴菲特是靠投资致富的,但他始终认为,金钱投资是第二位的。
而排第一位的是投资自己的人生——关键就是要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能仅仅是为了钱。
你要去找一份即使你不需要钱也愿意去做的工作。
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上,你从床上跳起来,是因为你很期待这一天。
因为我很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沃伦巴菲特
因为对巴菲特来说,工作实在太有趣,相比而言,度假旅游反倒成了一种“折磨”,而工作才是最好的休闲方式。
他自己曾经说过:虽然我已经是八十多了,但每天都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因为我太热爱我的工作了。
我想你一定很好奇,巴菲特平时是怎么工作的?每天会做哪些事情呢?
巴菲特自己是这样概括的:“我的日常工作是阅读。”
坚持阅读
10岁的时候,他就把当地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书籍都读完了,有些书还读了两遍。
平时巴菲特坐在办公室里,每天做的事情也是阅读。
他会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即使到了八十多岁,他一天还是会花5-6个小时阅读。
他的办公室很简单,不仅没有电脑,也没有计算器,只有一大堆书籍和资料。
正是因为坚持阅读学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巴菲特依然能够保持敏锐的大脑和思维,稳健地掌控自己的公司。
对此芒格也深表佩服:“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巴菲特通过长期保持20%左右的年化回报率,累积到800多亿美元的财富,排名世界富豪榜前三。
虽然20%的回报率并不算高,但年复一年的积累可以产生爆炸式的增长,这就是神奇的“复利效应”。
而“复利效应”不仅体现在财富积累上,也体现在知识的积累上。
巴菲特有一次在演讲中说:“每天阅读500页,然后你会发现知识是如何起作用的。知识是会利滚利的,它就像是复利一样强大。你们任何人都做得到,但是我保证你们中很少人会去做。”
这就是巴菲特花了一辈子,总结出最重要的财富秘密:知识复利。
总之,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你的知识才会在持续的积累下产生“复利效应”,获得超乎想象的回报。
投资自己的人生
当然,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投资才能,也很难取得巴菲特那样的成功。
不过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2点:
选择自己最热爱的事情作为事业,坚持下去才能有所成就
对很多人来说,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即便没那么讨厌,但也谈不上有多热爱,仅仅是用来养家糊口而已。
所以,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是“不想上班”。
但如果你现在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情,那么上班就像跳踢踏舞一样,不会让你觉得特别疲惫。
投资自己的人生
投资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学习,而且成本也最低。
很多人可能会说,下班回到家里,吃完饭做做家务,就到睡觉时间了,根本抽不出空来。
巴菲特曾说过一个芒格的故事:当芒格还是一个年轻律师的时候,他每个小时大约能挣20美元。
他跟自己说:“谁是我最重要的客户呢?”他觉得最重要的客户就是自己。所以他决定每天卖给自己一小时,用来钻研各种报告,即使这样自己的收入会减少。
其实你也可以每天“卖给自己”一个小时用来读书学习。
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客户”,最划算的投资其实是投资在我们自己身上。(简.七.读.财)
虽然这两个人的身家加起来接近1000亿美元,早就财务自由了,但还是在照常上班。
而这场会议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每年都会雷打不动地召开,至今已举办了54届。
这就是2019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主持会议的是巴菲特和芒格(一个89岁,另一个95岁)。
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芒格一边不间断地回答各种问题,一边还嚼着糖果、喝着可乐,看起来身体状况还很好啊。
到了他们那个年纪,依然还保持着清晰的思维和体力,出席几个小时的会议,能做到的人恐怕也是寥寥无几了。
你可能会好奇:都已经这么有钱了,干嘛他们还不退休呢?这也太“敬业”了吧~
其实支撑他们的并不是“敬业精神”,而是因为他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热爱自己的事业
如果放假和工作二选一,估计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假”,但让巴菲特来选,他肯定会选择“工作”。
尽管巴菲特是靠投资致富的,但他始终认为,金钱投资是第二位的。
而排第一位的是投资自己的人生——关键就是要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不能仅仅是为了钱。
你要去找一份即使你不需要钱也愿意去做的工作。
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上,你从床上跳起来,是因为你很期待这一天。
因为我很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沃伦巴菲特
因为对巴菲特来说,工作实在太有趣,相比而言,度假旅游反倒成了一种“折磨”,而工作才是最好的休闲方式。
他自己曾经说过:虽然我已经是八十多了,但每天都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因为我太热爱我的工作了。
我想你一定很好奇,巴菲特平时是怎么工作的?每天会做哪些事情呢?
巴菲特自己是这样概括的:“我的日常工作是阅读。”
坚持阅读
10岁的时候,他就把当地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投资书籍都读完了,有些书还读了两遍。
平时巴菲特坐在办公室里,每天做的事情也是阅读。
他会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即使到了八十多岁,他一天还是会花5-6个小时阅读。
他的办公室很简单,不仅没有电脑,也没有计算器,只有一大堆书籍和资料。
正是因为坚持阅读学习,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巴菲特依然能够保持敏锐的大脑和思维,稳健地掌控自己的公司。
对此芒格也深表佩服:“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在过去50多年时间里,巴菲特通过长期保持20%左右的年化回报率,累积到800多亿美元的财富,排名世界富豪榜前三。
虽然20%的回报率并不算高,但年复一年的积累可以产生爆炸式的增长,这就是神奇的“复利效应”。
而“复利效应”不仅体现在财富积累上,也体现在知识的积累上。
巴菲特有一次在演讲中说:“每天阅读500页,然后你会发现知识是如何起作用的。知识是会利滚利的,它就像是复利一样强大。你们任何人都做得到,但是我保证你们中很少人会去做。”
这就是巴菲特花了一辈子,总结出最重要的财富秘密:知识复利。
总之,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你的知识才会在持续的积累下产生“复利效应”,获得超乎想象的回报。
投资自己的人生
当然,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投资才能,也很难取得巴菲特那样的成功。
不过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2点:
选择自己最热爱的事情作为事业,坚持下去才能有所成就
对很多人来说,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即便没那么讨厌,但也谈不上有多热爱,仅仅是用来养家糊口而已。
所以,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是“不想上班”。
但如果你现在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情,那么上班就像跳踢踏舞一样,不会让你觉得特别疲惫。
投资自己的人生
投资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阅读学习,而且成本也最低。
很多人可能会说,下班回到家里,吃完饭做做家务,就到睡觉时间了,根本抽不出空来。
巴菲特曾说过一个芒格的故事:当芒格还是一个年轻律师的时候,他每个小时大约能挣20美元。
他跟自己说:“谁是我最重要的客户呢?”他觉得最重要的客户就是自己。所以他决定每天卖给自己一小时,用来钻研各种报告,即使这样自己的收入会减少。
其实你也可以每天“卖给自己”一个小时用来读书学习。
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客户”,最划算的投资其实是投资在我们自己身上。(简.七.读.财)
>相关新闻
- [黄金]2023年8月8日星光达珠宝今日黄金价格(每克多少钱)2023-08-08 06:08:46
- [期货]液化天然气价格是多少(2023年7月13日)2023-08-08 06:08:30
- 油价调整时间表2023年6月 6月下一轮油价调整是什么时候2023-08-08 06:08:20
- 四川一中学老师输液时不幸身亡 卫健局已派人介入调查2023-05-24 01:05:11
- 南宁市长因天价停车费事件鞠躬道歉:深感不安和自责2023-05-23 06:05:02
- [期货]白糖期货价格行情一览表(5月17日)2023-05-23 06:05:31
- 股市2023年中秋国庆放假安排 中秋国庆股市放假调休时间安排20232023-05-23 06:05:28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