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没买房的背后,藏着一个多年前犯下的错!
最近又看到一个24岁男青年把家里全部积蓄打赏主播的新闻,去年10月也有小伙把买房的钱全部打赏主播,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看新闻下面的评论清一色骂如今的直播环境,骂孩子不长脑子,但始终没有人把目光聚焦到财商教育。
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这些悲剧背后都能找到很明显的原因。
那就是父母对其金钱观教育的缺失。
01
当代缺一门
一到暑假,也是各大培训班、兴趣班、夏令营火爆的时候。
而且这些培训收费往往不便宜,一小时几百元,一个暑假几乎就要花掉父母其中一人一个月的工资,这种模式在现在已经成为再正常不过的存在。
面对这些高昂的花费父母往往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下了班,还会一丝不苟的陪孩子练琴,也会熬夜歇斯底里的辅导孩子功课。
除了这些之外,在孩子的财商教育上却大部分都属空白。
而这也来源于自古以来的不重视,我们的老一辈很少有什么财经观念,自然也无法传授给孩子。
中小学也未开设财商课程,父母一般比较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从小接触金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其实,一个人的财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未来规划,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才能让他受用终身。
关于财商方面的教育小笙找了一下资料,发现美国对青少年财商教育十分重视,是其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早在18年前,美国就已经从法律上强制把财商教育课程加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之中,并规定了学校财经教育课程应该涵盖的理财知识与技能。
除此之外,为了明确定义财经素养,官方以及各种民间机构还开发了各种财经素养标准。
这种全民对财经教育的重视,不仅能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态度,长大后,也擅长处理自己的金钱事务。
除了美国的财经教育外,蜚声海内外的还有一直很富庶的犹太人的财商教育。
有人说,犹太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基因和高智商,让他们对金钱极为敏感。
其实,犹太人善于经商的很大原因,是他们从小接受财商教育。
和中国的家长们习惯给孩子包红包不同的是,犹太家长送给孩子第一份周岁礼物,却是股票,这能让孩子从小接触钱、认识钱,并保持对它的持续关注。
在财商方面其实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财商教育的先进经验,显得尤为必要。
毕竟财商意识的缺乏在未来都会显现在生活中的每一点上。
这种缺失在平时可能并不明显,一旦涉及稍大一点的决策和财产支出,如买房等问题的时候就会暴露无遗。
02
为什么买不起房?
缺乏财商在买房路上影响最大的是没有正确的看待房产问题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房子对我们的一生很重要,但很多人并没有主动去了解、去解决这一问题。
不少人买房都是因为外力推动,比如结婚,比如孩子上学。
但遇到外力逼迫时,已经化主动为“被动”了。
这也意味着自己丧失了一部分选择权,甚至也失去了选择购房时机的权利,毕竟很多事等不起。
当然,这对于从小没有重视过财商,成年也没有关注过地产的人自然难以辨别房价趋势和风口走向,难免错过一次又一次的购房机会。
除此之外,小笙身边也遇到过很多因为自身原因而错过买房的人。
有的是早年不重视征信,买房开具征信证明时才发现二三十次逾期,再有本事的中介也不敢接这种烂摊子。
有的是辛辛苦苦凑了好些年的钱,也说服了家人,本以为终于能买房了,临门一脚却发现不满足限购条件。
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重视征信、关注楼市变化、养流水、关注房产政策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几年未雨绸缪,为买房做的准备工作。
但一个从小父母没有给予良好财商教育,出入社会工作几年对房产又没有关注的人很容易被打个措手不及。 说完观念我们再来说金钱,毕竟大部分人依旧固执的认为自己买不起房是因为没有钱。
但实际上真的是因为没有钱还是攒不下钱呢?
相关数据显示75后自己购房的比例超过50%,而到了95后仅占比17.61%,难道是因为75后比较会挣钱吗?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他们很可能只是比如今深受各类消费软文、消费升级洗脑的当代年轻人更会攒钱。
我们的父母把攒钱当日常,而如今我们把“隐形贫困人口”当做笑谈自嘲。
但殊不知朋友圈精致的下午茶,冬天限量版的羊毛衫,都在日复一日掏空我们的买房原始资本。
很多人会觉得,攒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还不如及时行乐。
但不得不说大部分年轻人小看了攒钱的能力。
大到如今世界500强上的房企,他们都有一个在地产业掘得第一桶金的契机,再凭借第一桶金撬动了更大的杠杆,和更大的市场。
而缩小到个人也是如此,当月光族大行其道,花呗、借呗账单金额满天飞的时候,能独善其身的才是狠人。
这里有一个略有些矫枉过正,但也算励志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虽然小笙不提倡这样变态的节约,但攒钱是买房路上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攒下一笔原始资本,有了原始资本才能开始合理的投资理财,让自己的钱生钱,离买房之路更近一步。
自己手里有了钱,才能根据手里的钱做合理的购房规划,向亲戚朋友、父母借钱买房的时候也更有底气。
03
买房或许真的不那么难
很多时候,“房价很贵”这个声音,其实是通过一些媒体或者房产中介公司传出来的,通常媒体报道“天价学区房,十万每平米”等内容,造成大众对房价的普遍焦虑与恐慌。
1、不破不立
但真的多出去看看房,就会发现房子是比以前贵了很多,但也不像想象中那么贵。
200多万在北京朝阳、深圳福田也能买个两居,只要打破自己固有观念中的房价很贵,接下来的一切可能就顺遂很多。
多出去走走,出去看看,市中心房价高,那就去周边看看,也会发现传说中的外环并不那么荒凉,三四十平的房子也没有那么小。
只要方向对了,舍得下功夫,总能发现价值洼地。
2、田忌赛马,合理规划
我们总是能听到房价很贵的声音:
譬如:太贵了,我买不起;
譬如:现在买房子风险太高,说不准什么时候崩盘。
甚至看房价收入比也真的很唬人,动辄需要30多年才能买得起房。
但实际上细看下来,我们会发现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还有三亚,福州外,其余的城市房价收入比都在20年以下。
自己攒五六年的钱,再加上借一部分,父母支援一部分,并非难比登天,如果有另一半一起奋斗,更相当于压力减半。(微.信.公.众.号.诸.葛.找.房)
看新闻下面的评论清一色骂如今的直播环境,骂孩子不长脑子,但始终没有人把目光聚焦到财商教育。
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这些悲剧背后都能找到很明显的原因。
那就是父母对其金钱观教育的缺失。
01
当代缺一门
一到暑假,也是各大培训班、兴趣班、夏令营火爆的时候。
而且这些培训收费往往不便宜,一小时几百元,一个暑假几乎就要花掉父母其中一人一个月的工资,这种模式在现在已经成为再正常不过的存在。
面对这些高昂的花费父母往往眼睛都不眨一下,甚至下了班,还会一丝不苟的陪孩子练琴,也会熬夜歇斯底里的辅导孩子功课。
除了这些之外,在孩子的财商教育上却大部分都属空白。
而这也来源于自古以来的不重视,我们的老一辈很少有什么财经观念,自然也无法传授给孩子。
中小学也未开设财商课程,父母一般比较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从小接触金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其实,一个人的财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未来规划,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才能让他受用终身。
关于财商方面的教育小笙找了一下资料,发现美国对青少年财商教育十分重视,是其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早在18年前,美国就已经从法律上强制把财商教育课程加入到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之中,并规定了学校财经教育课程应该涵盖的理财知识与技能。
除此之外,为了明确定义财经素养,官方以及各种民间机构还开发了各种财经素养标准。
这种全民对财经教育的重视,不仅能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和态度,长大后,也擅长处理自己的金钱事务。
除了美国的财经教育外,蜚声海内外的还有一直很富庶的犹太人的财商教育。
有人说,犹太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基因和高智商,让他们对金钱极为敏感。
其实,犹太人善于经商的很大原因,是他们从小接受财商教育。
和中国的家长们习惯给孩子包红包不同的是,犹太家长送给孩子第一份周岁礼物,却是股票,这能让孩子从小接触钱、认识钱,并保持对它的持续关注。
在财商方面其实借鉴和学习发达国家财商教育的先进经验,显得尤为必要。
毕竟财商意识的缺乏在未来都会显现在生活中的每一点上。
这种缺失在平时可能并不明显,一旦涉及稍大一点的决策和财产支出,如买房等问题的时候就会暴露无遗。
02
为什么买不起房?
缺乏财商在买房路上影响最大的是没有正确的看待房产问题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房子对我们的一生很重要,但很多人并没有主动去了解、去解决这一问题。
不少人买房都是因为外力推动,比如结婚,比如孩子上学。
但遇到外力逼迫时,已经化主动为“被动”了。
这也意味着自己丧失了一部分选择权,甚至也失去了选择购房时机的权利,毕竟很多事等不起。
当然,这对于从小没有重视过财商,成年也没有关注过地产的人自然难以辨别房价趋势和风口走向,难免错过一次又一次的购房机会。
除此之外,小笙身边也遇到过很多因为自身原因而错过买房的人。
有的是早年不重视征信,买房开具征信证明时才发现二三十次逾期,再有本事的中介也不敢接这种烂摊子。
有的是辛辛苦苦凑了好些年的钱,也说服了家人,本以为终于能买房了,临门一脚却发现不满足限购条件。
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重视征信、关注楼市变化、养流水、关注房产政策这些都是需要提前几年未雨绸缪,为买房做的准备工作。
但一个从小父母没有给予良好财商教育,出入社会工作几年对房产又没有关注的人很容易被打个措手不及。 说完观念我们再来说金钱,毕竟大部分人依旧固执的认为自己买不起房是因为没有钱。
但实际上真的是因为没有钱还是攒不下钱呢?
相关数据显示75后自己购房的比例超过50%,而到了95后仅占比17.61%,难道是因为75后比较会挣钱吗?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他们很可能只是比如今深受各类消费软文、消费升级洗脑的当代年轻人更会攒钱。
我们的父母把攒钱当日常,而如今我们把“隐形贫困人口”当做笑谈自嘲。
但殊不知朋友圈精致的下午茶,冬天限量版的羊毛衫,都在日复一日掏空我们的买房原始资本。
很多人会觉得,攒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还不如及时行乐。
但不得不说大部分年轻人小看了攒钱的能力。
大到如今世界500强上的房企,他们都有一个在地产业掘得第一桶金的契机,再凭借第一桶金撬动了更大的杠杆,和更大的市场。
而缩小到个人也是如此,当月光族大行其道,花呗、借呗账单金额满天飞的时候,能独善其身的才是狠人。
这里有一个略有些矫枉过正,但也算励志的例子跟大家分享:
虽然小笙不提倡这样变态的节约,但攒钱是买房路上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攒下一笔原始资本,有了原始资本才能开始合理的投资理财,让自己的钱生钱,离买房之路更近一步。
自己手里有了钱,才能根据手里的钱做合理的购房规划,向亲戚朋友、父母借钱买房的时候也更有底气。
03
买房或许真的不那么难
很多时候,“房价很贵”这个声音,其实是通过一些媒体或者房产中介公司传出来的,通常媒体报道“天价学区房,十万每平米”等内容,造成大众对房价的普遍焦虑与恐慌。
1、不破不立
但真的多出去看看房,就会发现房子是比以前贵了很多,但也不像想象中那么贵。
200多万在北京朝阳、深圳福田也能买个两居,只要打破自己固有观念中的房价很贵,接下来的一切可能就顺遂很多。
多出去走走,出去看看,市中心房价高,那就去周边看看,也会发现传说中的外环并不那么荒凉,三四十平的房子也没有那么小。
只要方向对了,舍得下功夫,总能发现价值洼地。
2、田忌赛马,合理规划
我们总是能听到房价很贵的声音:
譬如:太贵了,我买不起;
譬如:现在买房子风险太高,说不准什么时候崩盘。
甚至看房价收入比也真的很唬人,动辄需要30多年才能买得起房。
但实际上细看下来,我们会发现除了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还有三亚,福州外,其余的城市房价收入比都在20年以下。
自己攒五六年的钱,再加上借一部分,父母支援一部分,并非难比登天,如果有另一半一起奋斗,更相当于压力减半。(微.信.公.众.号.诸.葛.找.房)
>相关新闻
- 王石:姚振华至少没有躺平 事情还是在积极地处理值得鼓励2023-08-08 06:08:15
- 驾校教练被曝猥亵女学员9分钟:上次考试没过,因为没让摸手摸腿2023-08-03 02:08:15
- [黄金]2023年5月10日山西千禧之星现在铂金价格多少钱一克2023-05-10 06:05:23
- 5月2日股市开盘吗?股市五一放假时间及调休安排2023年一览表2023-05-07 04:05:00
- 如皋市财政局“四举措”助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2022-10-24 01:10:14
- 通州湾市场监管局全力推进食安城创建工作2022-10-24 01:10:09
- 聆听报告干劲倍增 强村富农信心更足2022-10-20 04:10:12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