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阿里风”的本地生活不靠谱?
投稿来源:IT老友记
最近,阿里动作不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ALL IN发力。
比如3月16日提出的 饿了么口碑七大赋能商家 的策略;再比如3月10日支付宝官宣的要从全球最大的数字支付平台转身为全球最大的 数字生活开放平台 ,甚至沿用多年的口号亦从 支付就用支付宝 变为了 生活好支付宝 。
网路上叫好的声音不少,似乎饿了么口碑一ALL IN,相关的竞争对手就要应声而倒,又会天下大乱。
这样的观点总有市场,但却似乎越来越不灵光:淘宝、天猫身后,似乎京东最近又很热闹,市场上又冒出了个拼多多;支付宝一统天下多年,但今天却与微信支付平分秋色;菜鸟一出,京东物流益强,顺丰、邮政不合作运动也不时 重演
商场如战场,但到底不是战场。不如战场残酷的商场,想快速实现 闪电战 、ALL IN的事情本来就是个神话,君不见P2P、区块链,以及乐视网、OYO神话的逐个破灭嘛?
此番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ALL IN 依然带着深厚的阿里风格:高举高打、先声夺人,往好里说是左宗棠公的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的事情,但别忘了还有下联: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上联是目标,下联是方法论。依笔者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角度,现行方法论不是个靠谱的路子,而且经常跑偏,有点兵行诡道的意思 这从长远来看,不是个好苗头。
总裁王磊走马上任以来,讲了不少话,先是要实现平分秋色,开启 二楼竞争 随后提出 数字化 ,在2019年11月更是提出了 新服务 战略;其间的暖冬行动等小动作亦是不断
只是,王总裁似乎从来没有向公众汇报过市场份额怎样了?目标是否达成了?
按照公开的第三方数据,饿了么的指标似乎一塌糊涂,把竞争对手美团点评的份额居然打到了65%,自己不升反降,难道,王总裁是来做公益的嘛?
看来,聪明地拼爹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因为成功学从来不能复制,教训却从来万变不离其宗:真正付出才会有回报。
此番七大赋能计划,似乎依然是 老生常谈 ,并无太多新意:1亿用户流量、比竞对低3-5%的佣金率、中台数字化支持、私域流量小程序0佣金、天猫5000家旗舰店、小程序全量支持、本地生活大学等,如果通俗一点儿解释,似乎就三句话:我有钱、我有流量、我有技术!如果这三个点都是真实的话,似乎阿里本地生活早就应该是市场的龙头,民族商业的脊梁了。
很可惜,国人缺什么喊什么的德性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数字市场早已物是人非了,还靠宏大的 阿里风 ,成就不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为何不靠谱?理由有四:
一是用户端。今天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可以说已经是全球互联网世界中的原居民了,其对于互联网的熟悉程度远超其它地方,但正是因为这一轮又一轮的 互联网教育 ,让用户们都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互联网经验,换言之,就是用户的互联网习惯。
在几乎全民网民的阶段,也就是存量市场中,大家不怎么讲流量,而是讲精准用户,所以,用户习惯很重要。在早已经过 物资短缺时代 之后的用户习惯,相对稳定,并不太容易受外界蛊惑,因为在天猫买来的东西并不会比在京东买来的高尚,哪家的消费体验更好,哪家的生态体系更为完整,用户会保持 拇指 投票,这不是几句口号就能改变的。
当然,在为数不多的增量用户中,高举高打的口号还是能起到 第五纵队 作用的,但很可惜,增量用户依然会受到前辈们的传帮带,不是那么纯粹了。
二是供应端。生活服务领域中,供应端主要是提供吃喝玩乐的商家们,这也是生活服务领域最难撬动的一个端口。从这个意义上,阿里选择从这个角度去不断发力,方向是对的,但道路不是那么好走的。
商家端选择平台的核心因素是业务,生意在哪里?业务就在那里。如果你能够给商家端带来足够的业务量,商家自然也就来了。很可惜,耕耘多年的竞争对手美团点评,其前身是市场的老大和老二合并而来,想要从这一块切割出大量 肥肉 来,没那么容易。
饿了么、口碑的市场份额本身就是证据。
三是平台技术端。如果按照文科生的逻辑,似乎阿里有着强大的电商技术,似乎也就顺理成章的在生活服务领域也有了强大的技术。这显然过于简单,当年还在 战国 时代的美团、大众点评时代,二者已经不断投资、并购大量的供应链端的技术公司,这个差距不是短时间就能赶上的。
从食材供应、后厨管理、ERP财务管理系统、订位、排队、电子点餐、付费、会员管理、评价体系等在内的系统技术,要说阿里本地生活服务一定比别人强,那显然是 强人所难 。
更何况,市场上更多的商家选择的是美团点评的系统,这个持续经营与用户习惯同样是阿里绕不开的坎。
四是市场格局。生活服务电商领域的市场格局已经很明了,作为最早进军生活服务 脏乱差 领域的美团点评,非要说它们这么多年是在吃干饭,好像不合适。
作为一个5000亿左右市值的公司,美团点评早已取得生活服务电商领域的 先行优势 ,早已是客观存在,它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绕不过去的坎。
所以,综合王总裁这几年的成绩,不能不说是肩负阿里 重任 ,但想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破局,没那么容易。
所以,我有钱,钱要有用;我有流量,流量要对口;我有技术,技术要专业。借用一句俗话, 光大 是没有用的。
当然,作为一个市场规模远超实物电商的领域,阿里志在必得,看看饿了么的历史,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那可真是花了血本儿的。
所以,持久战是少不了的。当然,对用户而言,持久战没什么不好,一防止滥用市场地位;二降低行业平均利润率;三偶尔还能薅薅羊毛。可谓皆大欢喜。
至于二选一、隔空喊话之类的 狗咬狗一嘴毛 的竞争策略上的事情,不论也罢,网路上互相攻伐的消息,多得很。
- 家属悬赏50万寻找失联大学生:已经失联14天了2023-05-23 06:05:28
- [黄金]2023年5月10日周大福今日金条(香港)价格查询2023-05-10 06:05:41
- 五一股市放假时间2023休市安排 劳动节后几号开市开盘交易时间2023-05-07 04:05:52
- 谭玉成参加县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工作情况2023-01-17 10:01:24
- 油价调整时间表及价格2022年 11月新一轮油价什么时候调整?2022-10-25 02:10:03
- 如东县双甸镇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2022-10-24 01:10:15
- 通州区城管局:坚持依法行政 严格执法有力度2022-10-24 0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