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大灭绝化石遗址?科学家提出质疑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03 09:45:49
作者:陨石,撞击,鲟鱼,墨西哥,白垩纪
最新刊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的研究指,美国北达科他州一个遗址详细记录了,约6600万年前陨石撞击后数分钟内对全球生态的破坏,如果属实将是一个距离墨西哥希克苏鲁伯3000公里的末日记录,首度显示撞击事件与地球生物的互动,亦可能是最有力的证据证明非鸟类恐龙曾在撞击当日仍然生存。

科学家普遍认为在白垩纪和第三纪间,远在8000公里外的墨西哥境内尤卡坦半岛被一颗直径介于7到10公里的小行星或陨石撞击后,在短短10至20分钟内,强大冲击波将所有生物瞬间淹埋。

后来科学家在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以及在海地白垩纪与第三纪地质界线发现有高含量的铱、冲击石英,以及玻璃颗粒的风化物质,佐证陨石曾在当时撞击地球。不过,学界一直未能找到陨石造成生物大灭绝的直接证据。

该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生物学家Robert DePalma领导。他的团队于称为 Tanis 的遗址,发现河谷内出现类似海啸浪潮造成的混乱,当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化石,当中包括淡水鲟鱼,这些鲟鱼相信是被陨石撞击后散射的玻璃颗粒窒息而死。

并非所有学者都接纳这个发现,阿拉巴马大学地质学家 Thomas Tobin 表示,虽然他自己不是 100% 相信说法,但他仍希望全部属实。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