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些钱很好挣,可问题是凭什么轮到你?
我们前些天写过两期爱情话题:
世间一出戏,要爱、要恨,随便你
理解我的人知道我始终在说每种行为和每种选择的因果;
不理解我的人,总觉得我在褒贬人。
人是不值得褒贬的,因为人是变的,所以我们永远对事不对人。
就像我们聊过欧神和朱啸虎妹妹的婚姻:
失信的ofo,嗜血的啸虎,落寞的欧神
看不懂的还以为我在贬低欧神,抬高朱文倩,其实没这意思。
如果你让我照实里写,那我对欧神的好感远大于朱文倩。
欧神炒房赚钱,你朱文倩说看不上钱;
欧神弄个水库论坛圈了四十万粉丝,你朱文倩说看不上名气。
这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每个人的三观都可以不同。
但是结局是有问题的。
既然这么看不上欧神,他做什么都是错的。那后来为啥分家产的时候拿走一大半呢?
看不上和分家当都是独立行为,两个独立事件各自都没有任何问题。但结合起来,能看出一点,朱文倩此人言行不一。
所以落井下石是没意思的,人家说欧神离婚那阵子胡子拉碴的,看起来很落魄的样子,于是百般嘲笑。
但任何人,任何事你都得拆分成无数细节而不是总体下论断。
他婚姻失败,那是他运气不好,为这事嘲笑人家没意思;
他采用炒房这种手法,选择的这个商品不太好,因为房子是别人拿来住的,这个行为,间接的影响了他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被看不起很正常;
但是,撇开房地产这个品种,单单说他的炒作手法这个算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他勇敢的辞去工作,投身市场,那么多年的摸爬滚打,积累了财富,积累了经验。这些都是人家的优点,如果连这些都一并抹杀,那就不讲理了。
同样的道理,放在其它事情上,是相通的。
回到我们的主场,把话题引回投资算法,你仔细想想就明白为啥股神也会赔钱。
我给你一个硬币,只让你仍一次,你告诉我,是正面还是反面?
答案是你也不知道。
如果我让巴菲特来仍,或者让周润发扮成赌神来仍,或者让周星驰扮成赌圣来仍,能事先知道,它是正面还是反面么?
答案是不能。
那不就得了。
如果只仍一次,人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呀。管你什么大师,这会儿都没作用。有作用的,只有运气。
但你仍一百次呢?一千次呢?概率就会起作用了。你会发现正面和反面越来越趋于相等。
这个趋于相等的过程就叫做可以预知。
如果你跟我打赌,压下一次硬币是正面还是反面,我当然不和你赌,因为咱俩胜率都是50%,交了手续费给赌场之后,你49%,我49%。咱俩都是明摆着长期亏损,只有赌场回回赢那2%的佣金。
可如果换个赌法呢?
仍一百次,我说它正反的比例接近1:1,你说它正反的比例接近1:2。那我就跟你赌呗。
因为我的胜率大幅度的高于你的胜率。
有没有小概率的可能是结果真的是1:2?
当然有。
但这样的赌局本身仍然可以重复,每次相同的情况我都跟你或者他人对赌。长期来看,我肯定是赢的次数远远大于输的次数。
那问题就只剩一个了。
硬币仍的次数越多,越趋于1:1这个事情人人都知道了,没人和你赌了。
那你就得找一个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件,那个事件的规律,别人还没找到,还没明白,还糊涂着呢。
可是你明白了,就像多次仍硬币一样。
只要你们俩的信息不对称,你自然就是赢家嘛。
问题分析到这会儿,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
你怎么才能找到别人不知道规律的这种类似新的仍硬币的事件呢?
无它,提高认知嘛。
每个人处在不同的行业里,领域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这种事件,这些事件一定是有门槛的。
就像你现在告诉一个幼稚园的小盆友,说你反复仍硬币,仍的多了,它会趋于1:1。
小盆友也不会理解为啥。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的认知还够不上理解这么简单的一个成年人都已知的事件。
同样的道理,成年人的世界里,彼此之间的认知差距依旧很大,一点不亚于幼稚园的小盆友与成年人之间的差距。
那成年人之间为啥会形成这么大的认知差距?
其实主因就是自己。
如果你在幼稚园阶段就能理解仍硬币长期趋于1:1,那你和同学对赌,你就是赢家。他们没法有胜算,无它,人家还小,没法早慧到那份上。
说白了,只要你加速自己的生命,在更短的时间里去强迫自己跑,把一个苍老的灵魂压缩在年轻的躯壳里。每个阶段,你都会具备优势。
不停的学习,思考,实践,根据结果的反馈再学习,思考,实践,......,反复这么迭代着往前走,就是唯一的办法。
武侠小说里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就是你干什么都快,你想在前面,跑在前面,那优势就是显而易见的。
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往前跑,很简单。
同一本书,我们小时候读,长大了读,看看自己理解的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不一样了。那说明书没变,你变了。
如果你理解没提高,那说明书没变,你自己也没变。
没变不是好事,没变是因为自己没有进展。
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很清楚的给你用逻辑三段论,A推出B,B推出C的方式引导到一个很明确的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无论你想要什么,你都得付出。
无论是爱情:
你想要人家满足你,那你也得值这个价呀。你的人品,灵魂,你对人家的爱够不够得上你要求对方的。如果够得上,那这个要求就是匹配的,如果够不上,那对别人就不公平。
还是投资:
你想要长期稳定盈利。那你到底有没有形成这种过人的见识。你到底有没有努力到某些事件你就是知道规律别人就是不知道。
你看所有问题绕到最后都是个舍得问题。
杨绛说大部分人的问题都是想的太多,读书太少。
其实是想要的太多,肯付出的太少。
这句话我听过两次,印象很深刻。
一次是某个做国企副总裁的朋友,那次去见他,正巧他在办公室里对下属发火。飙了一句:“容易干的事情,凭什么轮到你做?”
第二次是去最南边拜访某个领导,那次去见他,正巧他在办公室里对供应商发火。飙了一句:“我知道有些钱很好挣,可问题是凭什么轮到你?”
有时候,世间事,最粗俗的俚语比杨绛说的还好,还透彻。(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
世间一出戏,要爱、要恨,随便你
理解我的人知道我始终在说每种行为和每种选择的因果;
不理解我的人,总觉得我在褒贬人。
人是不值得褒贬的,因为人是变的,所以我们永远对事不对人。
就像我们聊过欧神和朱啸虎妹妹的婚姻:
失信的ofo,嗜血的啸虎,落寞的欧神
看不懂的还以为我在贬低欧神,抬高朱文倩,其实没这意思。
如果你让我照实里写,那我对欧神的好感远大于朱文倩。
欧神炒房赚钱,你朱文倩说看不上钱;
欧神弄个水库论坛圈了四十万粉丝,你朱文倩说看不上名气。
这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每个人的三观都可以不同。
但是结局是有问题的。
既然这么看不上欧神,他做什么都是错的。那后来为啥分家产的时候拿走一大半呢?
看不上和分家当都是独立行为,两个独立事件各自都没有任何问题。但结合起来,能看出一点,朱文倩此人言行不一。
所以落井下石是没意思的,人家说欧神离婚那阵子胡子拉碴的,看起来很落魄的样子,于是百般嘲笑。
但任何人,任何事你都得拆分成无数细节而不是总体下论断。
他婚姻失败,那是他运气不好,为这事嘲笑人家没意思;
他采用炒房这种手法,选择的这个商品不太好,因为房子是别人拿来住的,这个行为,间接的影响了他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被看不起很正常;
但是,撇开房地产这个品种,单单说他的炒作手法这个算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他勇敢的辞去工作,投身市场,那么多年的摸爬滚打,积累了财富,积累了经验。这些都是人家的优点,如果连这些都一并抹杀,那就不讲理了。
同样的道理,放在其它事情上,是相通的。
回到我们的主场,把话题引回投资算法,你仔细想想就明白为啥股神也会赔钱。
我给你一个硬币,只让你仍一次,你告诉我,是正面还是反面?
答案是你也不知道。
如果我让巴菲特来仍,或者让周润发扮成赌神来仍,或者让周星驰扮成赌圣来仍,能事先知道,它是正面还是反面么?
答案是不能。
那不就得了。
如果只仍一次,人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呀。管你什么大师,这会儿都没作用。有作用的,只有运气。
但你仍一百次呢?一千次呢?概率就会起作用了。你会发现正面和反面越来越趋于相等。
这个趋于相等的过程就叫做可以预知。
如果你跟我打赌,压下一次硬币是正面还是反面,我当然不和你赌,因为咱俩胜率都是50%,交了手续费给赌场之后,你49%,我49%。咱俩都是明摆着长期亏损,只有赌场回回赢那2%的佣金。
可如果换个赌法呢?
仍一百次,我说它正反的比例接近1:1,你说它正反的比例接近1:2。那我就跟你赌呗。
因为我的胜率大幅度的高于你的胜率。
有没有小概率的可能是结果真的是1:2?
当然有。
但这样的赌局本身仍然可以重复,每次相同的情况我都跟你或者他人对赌。长期来看,我肯定是赢的次数远远大于输的次数。
那问题就只剩一个了。
硬币仍的次数越多,越趋于1:1这个事情人人都知道了,没人和你赌了。
那你就得找一个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件,那个事件的规律,别人还没找到,还没明白,还糊涂着呢。
可是你明白了,就像多次仍硬币一样。
只要你们俩的信息不对称,你自然就是赢家嘛。
问题分析到这会儿,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
你怎么才能找到别人不知道规律的这种类似新的仍硬币的事件呢?
无它,提高认知嘛。
每个人处在不同的行业里,领域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这种事件,这些事件一定是有门槛的。
就像你现在告诉一个幼稚园的小盆友,说你反复仍硬币,仍的多了,它会趋于1:1。
小盆友也不会理解为啥。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的认知还够不上理解这么简单的一个成年人都已知的事件。
同样的道理,成年人的世界里,彼此之间的认知差距依旧很大,一点不亚于幼稚园的小盆友与成年人之间的差距。
那成年人之间为啥会形成这么大的认知差距?
其实主因就是自己。
如果你在幼稚园阶段就能理解仍硬币长期趋于1:1,那你和同学对赌,你就是赢家。他们没法有胜算,无它,人家还小,没法早慧到那份上。
说白了,只要你加速自己的生命,在更短的时间里去强迫自己跑,把一个苍老的灵魂压缩在年轻的躯壳里。每个阶段,你都会具备优势。
不停的学习,思考,实践,根据结果的反馈再学习,思考,实践,......,反复这么迭代着往前走,就是唯一的办法。
武侠小说里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就是你干什么都快,你想在前面,跑在前面,那优势就是显而易见的。
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往前跑,很简单。
同一本书,我们小时候读,长大了读,看看自己理解的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不一样了。那说明书没变,你变了。
如果你理解没提高,那说明书没变,你自己也没变。
没变不是好事,没变是因为自己没有进展。
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很清楚的给你用逻辑三段论,A推出B,B推出C的方式引导到一个很明确的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无论你想要什么,你都得付出。
无论是爱情:
你想要人家满足你,那你也得值这个价呀。你的人品,灵魂,你对人家的爱够不够得上你要求对方的。如果够得上,那这个要求就是匹配的,如果够不上,那对别人就不公平。
还是投资:
你想要长期稳定盈利。那你到底有没有形成这种过人的见识。你到底有没有努力到某些事件你就是知道规律别人就是不知道。
你看所有问题绕到最后都是个舍得问题。
杨绛说大部分人的问题都是想的太多,读书太少。
其实是想要的太多,肯付出的太少。
这句话我听过两次,印象很深刻。
一次是某个做国企副总裁的朋友,那次去见他,正巧他在办公室里对下属发火。飙了一句:“容易干的事情,凭什么轮到你做?”
第二次是去最南边拜访某个领导,那次去见他,正巧他在办公室里对供应商发火。飙了一句:“我知道有些钱很好挣,可问题是凭什么轮到你?”
有时候,世间事,最粗俗的俚语比杨绛说的还好,还透彻。(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
>相关新闻
- 华为MetaERP概念股|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费用十大排名2025-04-03 07:04:25
- 2023端午节股市休市三天 2023年端午节股市怎么放假2023-08-08 06:08:18
- 富豪为葆青春用儿子血浆给自己换血 科研人员警告:不安全!2023-05-24 01:05:04
- [期货]今日棉花期货价格是多少(5月11日)2023-05-23 06:05:32
- [期货]今日生猪期货价格行情(5月8日)2023-05-10 06:05:07
- 端午节假期后需连上6天班 2023(今年)端午节股市放假调休时间安排2023-05-07 04:05:56
- 奇台县:多措并举全方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10-18 09:10:33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