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还能这样用?生孩子完全不花自己的钱!
生育保险可以报销,分为生育医疗待遇和生育津贴。
生育医疗待遇就是在生孩子或者流产过程中花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
这些生育医疗费的报销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固定报销金额,也就是无论你花了多少钱,社保机构都会按照固定的数额给你报销。
比如,在北京市产检可以报销大约1400,在三级医院顺产大约可以报销3300,剖腹产大约报销4400,在一级医院或者二级医院生产的,报销的数额会少一些。
另一种是根据你花钱的数额,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报销,花的多报的多,花的少报的少。
比如,在广州市,怀孕之后要先去定点医院进行就医确认,怀孕过程中所有的检查和手术都在定点的医院做,生完孩子去结算的时候,只需要掏自己应该支付的那部分就行了。
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不用报销范围之外的药品,生孩子基本花不了什么钱!
生育津贴是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后,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内容。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职工按照规定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其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逐月垫付,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
这里所说的职工原工资标准,是指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职工依法享受假期前参加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其实际参加工作的月份数计算。
生育津贴的计算方式是用上一年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产假天数。
正常来讲,女员工的基础产假是98天,如果是剖腹产,就再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就多加15天。
现在我们来打个比方:假设你们单位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是5000,如果是顺产,那么可以领到5000÷30×98=16333元;如果是剖腹产,就是产假再加15天,那么可以领到5000÷30×(98+15)=18833元。
在这里给大家两点温馨提醒:
①当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时,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②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二胎可以报销,并且和一胎的报销标准一样;而不符合计划生育的二胎是不可以报销的。
大家知道,生育保险不是职工自己交费而是单位统一交,所以要是没有工作那也就是没有生育保险了。
但是是不是说很多辞职在家准备生孩子的女性就一定没有生育保险呢?
那可不一定。
我们说没有工作的全职孕妈,本人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还能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吗?
我们说,可以有!
只要老公正在参加生育保险且累计缴费满1年,那么其未就业的妻子在开具了失业登记证明的前提下可享受生育医疗待遇。
也就是生育相应的医疗费用就一定可以报销。
?已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的未就业配偶发生生育医疗费用的,在其分娩、终止妊娠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后1年内提交申请材料办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申请报销的生育医疗费用应为职工正常参保期间发生的费用。
但是我们要说一下,有没有工作还是有差异的。
因为生育保险包括两个大部分待遇,一个是生育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另外一个是生育休息期间不工作还有生育津贴,这个就是给自己参加社保的孕妈们准备的了。
老公参保自己不工作在家生育的孕妈就没有办法享受生育津贴了,只能报销一部分生育医疗费用,没法享受生育津贴。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想得到生育期间医疗费用的报销,又想领取生育津贴,还是要坚持工作。
如果放弃工作,当然一样可以享受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但是生育津贴就不能进行领取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备孕计划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都买保险的时间。
一般来说,怀孕超过7个月的话,能买的保险就很少了。
但是在这之前,大部分的重疾险还是可以买的。
而医疗险和意外险,只要看健康告知没提到怀孕就可以买,不过跟怀孕相关的责任都不保,都算作免责条款里。
希望大家有意识的去配置相关的保险来抵抗风险。(微.信.公.众.号.老.胡.说.保)
生育医疗待遇就是在生孩子或者流产过程中花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
这些生育医疗费的报销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固定报销金额,也就是无论你花了多少钱,社保机构都会按照固定的数额给你报销。
比如,在北京市产检可以报销大约1400,在三级医院顺产大约可以报销3300,剖腹产大约报销4400,在一级医院或者二级医院生产的,报销的数额会少一些。
另一种是根据你花钱的数额,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报销,花的多报的多,花的少报的少。
比如,在广州市,怀孕之后要先去定点医院进行就医确认,怀孕过程中所有的检查和手术都在定点的医院做,生完孩子去结算的时候,只需要掏自己应该支付的那部分就行了。
所以一般来说,如果不用报销范围之外的药品,生孩子基本花不了什么钱!
生育津贴是用人单位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后,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重要内容。
《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职工按照规定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其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逐月垫付,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
这里所说的职工原工资标准,是指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职工依法享受假期前参加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其实际参加工作的月份数计算。
生育津贴的计算方式是用上一年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产假天数。
正常来讲,女员工的基础产假是98天,如果是剖腹产,就再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就多加15天。
现在我们来打个比方:假设你们单位上一年的平均工资是5000,如果是顺产,那么可以领到5000÷30×98=16333元;如果是剖腹产,就是产假再加15天,那么可以领到5000÷30×(98+15)=18833元。
在这里给大家两点温馨提醒:
①当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时,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②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二胎可以报销,并且和一胎的报销标准一样;而不符合计划生育的二胎是不可以报销的。
大家知道,生育保险不是职工自己交费而是单位统一交,所以要是没有工作那也就是没有生育保险了。
但是是不是说很多辞职在家准备生孩子的女性就一定没有生育保险呢?
那可不一定。
我们说没有工作的全职孕妈,本人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还能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吗?
我们说,可以有!
只要老公正在参加生育保险且累计缴费满1年,那么其未就业的妻子在开具了失业登记证明的前提下可享受生育医疗待遇。
也就是生育相应的医疗费用就一定可以报销。
?已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的未就业配偶发生生育医疗费用的,在其分娩、终止妊娠或者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后1年内提交申请材料办理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申请报销的生育医疗费用应为职工正常参保期间发生的费用。
但是我们要说一下,有没有工作还是有差异的。
因为生育保险包括两个大部分待遇,一个是生育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另外一个是生育休息期间不工作还有生育津贴,这个就是给自己参加社保的孕妈们准备的了。
老公参保自己不工作在家生育的孕妈就没有办法享受生育津贴了,只能报销一部分生育医疗费用,没法享受生育津贴。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想得到生育期间医疗费用的报销,又想领取生育津贴,还是要坚持工作。
如果放弃工作,当然一样可以享受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但是生育津贴就不能进行领取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备孕计划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都买保险的时间。
一般来说,怀孕超过7个月的话,能买的保险就很少了。
但是在这之前,大部分的重疾险还是可以买的。
而医疗险和意外险,只要看健康告知没提到怀孕就可以买,不过跟怀孕相关的责任都不保,都算作免责条款里。
希望大家有意识的去配置相关的保险来抵抗风险。(微.信.公.众.号.老.胡.说.保)
>相关新闻
- 华为MetaERP概念股|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费用十大排名2025-04-03 07:04:25
- 2023端午节股市休市三天 2023年端午节股市怎么放假2023-08-08 06:08:18
- 富豪为葆青春用儿子血浆给自己换血 科研人员警告:不安全!2023-05-24 01:05:04
- [期货]今日棉花期货价格是多少(5月11日)2023-05-23 06:05:32
- [期货]今日生猪期货价格行情(5月8日)2023-05-10 06:05:07
- 端午节假期后需连上6天班 2023(今年)端午节股市放假调休时间安排2023-05-07 04:05:56
- 奇台县:多措并举全方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10-18 09:10:33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