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前景分析 未来这些行业存在投资机会
2020年9月中央首次提出 双碳目标 ,之后政策屡次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目前碳中和已成为国家战略。2020年,中国碳排放量达99亿吨,位居全球第一。从碳排放占比看,电力行业、建筑建材及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占全国碳排放量近90%,其中电力行占比分别为57%、31%和9%。从能源结构来看,中国富煤、贫油、少气,90%的碳排放来自煤炭。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期限只有30年,远低于发达国家40 60年的时间期限,虽然中国碳中和实现之路充满挑战,但是也将推动低碳技术大规模研发、应用和推广,在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方面或将有所突破,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机遇。
电力行业的低碳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
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来看,电气化是成本最低、最为成熟的技术路径,通过建筑、交通、制造业电气化水平的提升,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电气化将推动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国际能源署预测,在2050年,全球电力消费会继续增加到现在的2.5倍,消费增长倒逼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因此电力行业的碳中和或将早于其他行业实现。
从2020年国内各类机组装机比例来看,火电占比57%,太阳能和风电占比24%,但由于转换效率低,太阳能和风电发电量占比不到10%。根据规划,2060年我国新增电力系统结构中太阳能占比50%、风电占比30%,火电占比要降至3%-4%。发展分布式光伏、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有助于提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换效率,平滑波动性、提升发电量。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这些行业将存在投资机会。
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持续增长 民航、铁路是减排难点
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总排放量中,公路、铁路、民航和水路分别占比73.5%、6.1%、11.6%和8.9%。从能源类型来看,汽油和柴油产生的碳排放量高达89%。公路交通是减排重点,民航、铁路则是减排难点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领域碳排放增速趋于缓和的情况下,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仍呈增长趋势,2018年碳排放量达到8.8亿吨。
电气化目前是实现公路交通碳减排最为成熟的方式。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桩建设的推进、石墨烯技术的发展,公路交通领域将逐步实现电气化和脱碳。
在民航和水运领域,电气化可以解决短途运输问题,但是远距离出行仍然面临困境。氢燃料电池具备续航里程长、零排放等优点,氨燃料作为清洁生物质能源具有便于运输、供应稳定等优点,或是实现远距离减排的可能技术路径,存在投资机会。
铁路运输作为碳排放最少的交通领域,在其他技术有待发展的情况下,优化运输结构也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此外,交通领域的数字化也将有助于减少能源浪费,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相关新闻
- 华为MetaERP概念股|2024年第二季度财务费用十大排名2025-04-03 07:04:25
- 2023端午节股市休市三天 2023年端午节股市怎么放假2023-08-08 06:08:18
- 富豪为葆青春用儿子血浆给自己换血 科研人员警告:不安全!2023-05-24 01:05:04
- [期货]今日棉花期货价格是多少(5月11日)2023-05-23 06:05:32
- [期货]今日生猪期货价格行情(5月8日)2023-05-10 06:05:07
- 端午节假期后需连上6天班 2023(今年)端午节股市放假调休时间安排2023-05-07 04:05:56
- 奇台县:多措并举全方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10-18 09:10:33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