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着点!别让直播带货回到微商的命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23 18:13:21
作者:直播,这一,都是,年收入,宣扬
悠着点!别让直播带货回到微商的命运 阅 388 网红们也从过去的“被看不起”到如今的“被追捧”,无数的年轻人盲目地趋之若鹜,有条件没条件的都幻想着一夜暴富成名,却不知这种现象暗示着一种可怕的信号:如果一味地宣扬暴富,只会让升温不久的直播带货回到微商昙花一现的命运!

投稿来源:时胜利

曾几何时, 网红 一词在老百姓的眼中多少带着点暧昧和轻蔑,反正不是什么褒义词。因为那时候的网红都是锥子脸、尖下巴的 网红脸 形象,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镜头前陪聊、发嗲甚至来点性感暴露。但是时过境迁,这一两年,明显感觉网红一词的社会认可度在提高,因为主播们不再秀颜值了,而是成为产品的代言人,通过直播带货赚钱。

而且这一赚,还赚出一批亿万富翁、千万富翁来了。君不见众多媒体、自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的都是网红的草根逆袭,尤其会着重强调一下网红的收入、买了什么豪车房子之类。此情此景,貌似跟数年前宣传微商神话和一些 微商大咖 自己晒收入的情景如出一辙。

网红们也从过去的 被看不起 到如今的 被追捧 ,无数的年轻人盲目地趋之若鹜,有条件没条件的都幻想着一夜暴富成名,却不知这种现象暗示着一种可怕的信号:如果一味地宣扬暴富,只会让升温不久的直播带货回到微商昙花一现的命运!

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就是一些 三观不正 的笔杆子们。

如今阅读量就是KPI,为了博人眼球,为了读者能够多看一眼点个赞,一些媒体人也干起了狗仔队爆料花边新闻的勾当,专门挑逗大众兴奋的神经。

去年报道李子柒年收入1.6亿的某自媒体,终于前日出来道歉了:文章中出现的数据,比如年收入1.68亿,计算方式非常不严谨......本人已将文章删除,并诚挚向李子柒女士道歉。原文是删了,问题是各大平台转发的内容都删的了吗?激发起了读者大脑的多巴胺能一下子灭的了吗?

还有推波助澜者,就是一些传统的广告公司、传媒公司、电商代运营公司

他们为了客户不流失,也敏锐地抓住商机,摇身一变成为网红经纪公司,大力宣扬某某主播一个月赚了100万、某某网红年收入几个亿,超过了多少上市公司之类的言论。这波人往往对直播带货这件事似懂非懂,反正多整点新词,比客户懂得多点就行了,毕竟收广告费、代运营费才是第一生产力。

另外在直播带货的暗流涌动下还泛滥着一批妖言惑众者

他们就是无良的 伪成功学 培训机构,电商时代有他们摇旗:今天不做电子商务,明天将无商可务;微商时代由他们呐喊:快速开启指尖创业的金矿;如今,他们仿佛亲眼看到李佳琦赚到的2亿人民币似的,兴奋异常地鼓动听课的学员抓住机会,台词是:你想脱胎换骨,就做短视频直播。然后是一批批梦想着快速致富的小白们激动地上台刷卡,那场面绝对不亚于90年代初期的上海证券交易所门口排队买股票认购证。

凡是物极必反!拔苗助长只能越早枯萎。再说如今这社会,浮躁的人已经够多的了,一手贩卖焦虑,一手还给点兴奋剂的套路应该少用了,这届年轻人本来就缺少踏实做事的耐心,别让他们刚进入社会就血管膨胀,如此下来还不迟早 中风 嘛。

短视频直播带货绝对是接下来一个大的趋势!随着消费者对购物场景和体验等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刷视频看直播的方式来买买买,但它也只是相对于实体店、电商、社交来说的另一个商品售卖渠道而已,良好的有生命力的渠道要靠从业者一起维护,大家还是且行且珍惜吧!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