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是生意,付费阅读是拯救地球
投稿来源:蓝媒汇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聊聊阅读的事情再合适不过。
恰好这两天,几大在线阅读平台动作频频,以阅文、掌阅为代表的付费平台迫于压力纷纷向免费模式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承认了 付费+免费 双驱动才最符合目前的市场。
另一边则是以番茄、米读等为代表的免费阵营财大气粗地撒币,宣布越来越多的版权内容免费开放,造福用户。
一时间,关于 阅读究竟是付费还是免费 的讨论又变得多了起来。
趁着今日,大家(假装)关心阅读的情绪很高,刚好可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既然要说,就要把问题聊得大一点 付费和免费,到底哪个世界里有内容创作的未来?
01
先上结论:
我们花了20年才让用户学会不能白嫖,但有了资本撑腰的免费阅读却让这种努力一朝回到了 解放前 。
这里不渲染情绪,仅罗列一些事实。
中国原创网络文学开始付费始于17年前。
2003年10月,前身为起点原创文学协会的起点中文网率先开辟了在线收费阅读即电子出版的新模式。从那时开始,活跃在网络文学圈的原创 大大 们有了靠写作赚钱的能力。
但彼时,尚未形成版权意识、付费意识的首批网络原驻民还很不习惯直接从口袋里掏钱买服务。
网文虽好,但盗版更香。
很长一段时间内,百度文库中的盗版资源才是 网络文学爱好者 的狂欢之地。
在网文发展的前十年,虽然诞生了包括唐家三少、江南、南派三叔等一批跻身作家富豪榜的网文作者代表,但支撑其成为 富豪 的收入大多来自多年以后的版权费,而并非是边写边赚的在线阅读支付费用。
很多用户,还是乐于在网络上寻找免费的盗版资源。
业内这种与盗版资源共生共存的现状持续了7年,直到百度文库被版权方联合告上了法庭。
2010年,盛大文学率先喊出了 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 的口号,随即加入这场轰轰烈烈的维权大军者还包括了文著协、磨铁图书,以及贾平凹、韩寒、慕容雪村等50位知名作家。
他们痛斥百度这种盗用版权牟利的卑劣手段,直言前者 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偷走了我们的财务 。
虽然在今天,盗版资源依旧活跃在百度网盘的世界中,但区别在于今天的分享是 地下交易 ,而十年前的侵权则是 明目张胆 。
结果可想而知,在被联合围剿之后,百度文库这种公开的侵权行为不得不停止。
但这场 胜利 的到来,前前后后拉扯了三年。
2012年9月17日,作家维权联盟状告百度文库侵权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宣判。法院判令百度公司侵权成立,需赔偿包括韩寒在内的3名作家经济损失共计14.5万元,但原告关闭百度文库的请求被驳回。
有一说一,赔偿金额算不上多,百度文库也并未因此而受到重创。
但这场胜诉最重要的意义,是标志着中国网络原创文学领域进入了一个 尊重版权 的时代。即便不愿意,用户们也开始学会,抑或说被动接受付费看小说、付费听音乐、付费看网剧。
然而好景不长,10年之后,我们莫名其妙地又回到了20年前的局面。
02
4月21日,今日头条小说频道宣布更新品牌为 番茄小说 ,与此同时伴随的是全场免费的福利。免费开放的版权库中,不仅包括了热门网络小说,诸如《战争与和平》《呼啸山庄》等经典名著也位列其中。
全部免费。
这像是字节系一贯的大手笔,从《囧妈》到《亮剑》,从综艺到音乐,再到新闻、小说,今日头条上的内容从来不需要用户花一分钱。但这种以流量换取广告的盈利模式则让字节跳动成长为一个货真价实的互联网新贵,尚未IPO,坊间给出的估值就已经超过千亿美元。
与十年前百度不同的是,字节跳动帮助用户购买了这些原创内容的版权,却以免费的形式开放给大家。不仅不存在侵权,还赢得了更多的群众基础,月活蹭蹭往上蹿。
谁看了不说一句真香?
大手笔的当然不止番茄小说一家。在此之前,背靠趣头条的米读小说、背靠百度的爱奇艺阅读,以及颇受资本青睐的连尚读书,早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 免费革命 。
这一次,弥补了法律漏洞的免费党们战斗力更强了,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在付费党开创的网文江湖里大杀四方。
用户不承认免费的才是最贵的,他们只接受不要钱的才是最香的。
失 道 寡助,没了群众基础的付费党只能选择低头。他们和用户想的一样:干嘛要和钱过不去呢?
就在前几天,掌阅科技董事长成湘均公开承认: 所有的免费阅读或者付费阅读,最后都会走成免费+付费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
最令人惊讶的是付费老大哥的 反水 。
去年上半年,阅文就在财报中透露出正式入局免费阅读领域,与腾讯共同推出飞读小说,完善免费+付费的内容生态建设。
没有办法,因为免费的围攻已经触碰到了阅文的根本 盈利。
从2018年开始,付费比例下降就成为了阅文财报里的重点。报告显示,阅文的付费比率从2017年的5.8%降至2018年的5.1%。
2019年的情况则更差一点,作为阅文曾经的占比76%的支柱营收,在线业务收入直接迎来了负增长,同比2018年减少了超过1亿元。
简单粗暴地说,若不是版权运营迎来破局,创下了341%的高增长,阅文这个老牌网文大哥则很可能彻底输给了这场免费的 偷袭 。
所以,面对营收压力,阅文不得不打自己的脸。
一个倒退的,却又是崭新的付费阅读时代被重新打开。
03
有人说免费降低了阅读门槛,其实是培养了国民更广泛的阅读习惯。
这话不假,但也不全对。
互联网的 白嫖 模式确实增加了国民阅读比例,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比达咨询发布的《2019 年度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9 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 7.4 亿人,同比增长 1.4%。
根据艾瑞 iClick 的调研数据,2020年2月有超过50%的阅读用户几乎每天都会阅读图书/网络文学 。
但我们的阅读环境真的变好了吗?或许并没有。
外界只看到了 白金作家榜前十 的大大们靠影视化赚得盆满钵满,也看到了阅文在付费率下降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版权收入结构维持了盈利。
但我们看不到的是,中小创作者的生存状况在变得艰难。
十年前的百度文库侵权门中,我们只记得作家不满于盗用版权的违法行为,却忘了彼时他们对于 免费阅读 方式的批判。
作家们在声讨书中呼吁: 如果所有的书都可以免费阅读,那么长久下去,必将无书可读。
十年之后,消失的不是免费阅读,却是内容创作本身。它升级成了一桩生意,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内容创作生态。
免费的入侵,不会挤压到平台的利益,无论是向用户收费,还是向广告主收费,平台总能维持盈利。但中小创作者不行,他们在版权收入方面几乎没有话语权,每篇按字数和阅读量计入的稿费,是他们维持创作热情、甚至是维持生计的唯一动力。
平台当然愿意孵化出更多高价值的IP实现影视化,但作者能考虑的只是先让文字赚钱。正常来讲,如果写得好,付费收入就足够了,毕竟不是所有作品都能影视化,大多数作者也不会考虑影视化。因为从利益角度来说,他们的选择权太小了。
这才是付费模式的真正意义,仅仅取消一个充值入口,伤及不到平台的根本利益,却很有可能让这些中小作者直接陷入没有收入的困境。
毕竟,不是谁都有能力将 资金回笼 的周期拖至5年、10年,甚至更长。
虽然很难想象,但确实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在靠写作吃饭的。
免费的打法,很可能直接断了这部分作者的 创作冲动 ,最终导致他们放弃写作,影响到整个内容创作的生态。
04
众所周知的一个道理在于,任何好的作品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只有创作氛围足够强烈、作品基数足够充裕,才有可能像金字塔般层层筛选出更优秀的文学作品。
如果金字塔底层的基数不足,自然撑不起内容创作世界的繁荣。
彼时,伤害的便不仅仅是几个作者的收益,更多的将是产业链下游的影视、动漫等行业的资源枯竭,受众也就只能每天接受 霸道总裁爱上我 、 豪门阔少的小娇妻 这般内容的轮番洗礼。
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吞下这样的恶果。
其次,付费意愿和点击意愿,本身指向不同的创作逻辑。以公众号文章为例,你会想要点击阅读什么样的内容,又会愿意为什么样的内容打赏?结果不言而喻。
付费,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内容创作的严肃性和优质性。但免费,则彻彻底底地指向了 唯流量论英雄 的创作方向,低俗刺激、逻辑缺失,在三观边界大鹏展翅的内容或充斥其中。
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免费网文创作的现状。
打开米读小说首页,主编力荐第一的《替嫁娇妻:偏执总裁轻点宠》,平均翻页3-4次就会插入一则广告,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留住用户的,则是简单粗暴的爽文情节,甚至在 色情 的边缘大鹏展翅。
诚然,免费的缺点在付费模式中也大量存在,但区别在于后者通过付费门槛不断过滤这类内容,但免费则为了吸引更多的一次性点击,将这类文章主动筛选推荐出来。
付费和免费的模式,终究让内容的发展方向走向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
免费是生意,付费是生态。
走向内容发展的岔路口,选择权掌握在每个人的手里。
回想起曾经听到的一句话:国内的阅读成本真的很低,书也卖得非常便宜,一杯咖啡的价钱就能得到别人数月甚至数年的智慧结晶,性价比真的超高了。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尽可能将这仅余的成本都节省掉了,在线阅读的成本甚至比一杯打了折的瑞幸咖啡还要便宜。
重点在于这一点点的付出不仅能够阅读到相对优质的一些内容,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一整个在线阅读的内容生态。
四舍五入,就是拯救了地球啊。
这不比薅瑞幸的羊毛,来得更酷吗?
- 第7号台风“兰恩”生成:中心位于日本神奈川县东南方向2023-08-08 06:08:48
- [期货]期货的十大基本常识 期货的含义2023-08-08 06:08:22
- (今年)端午节股市放假安排2023 2023年端午节股市放假调休时间安排2023-05-23 06:05:27
- 2022年端午节股市休市安排,6月3日至6月5日休市2023-05-23 06:05:23
- [黄金]2023年5月10日淄博各金店黄金价格一览2023-05-10 06:05:34
- [黄金]今日菜百摆件价格查询(2023年5月10日)2023-05-10 06:05:25
- “金满满”运营方周氏黄金珠宝(武汉)有限公司因传销行为被罚没2023-01-17 1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