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井新材信披数据疑似造假,子公司全部亏损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31 23:13:01
作者:
 来源:中访网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松井新材)科创板IPO将于4月1日上会接受上市委审议,据了解,公司此次计划募集资金4.22亿元,主要用于涂料、特种油墨的扩产及营销科研中心的建设。

公司此次拟募资0.65亿元用于特种油墨及环保型胶黏剂的扩产令多方质疑。财经参考发现,2019年,公司特种油墨类产品收入仅有600.52万元,占主营收入的比例也只有1.32%,该产品产能利用率为13.07%。

资料显示,松井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于2009年3月,由凌云剑、伍松、BO YANG等六人创建,不过,公司创始人之一、曾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的张文锋,于2016年12月离职并转让所持有的全部股份。财经参考注意到,松井新材虽已经营十余年,但总体规模仍较小,与国外的竞争对手差距较大。

资料图来源招股书

虚增收入嫌疑,约800万元收入来源不明

松井新材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其生产涂料、特种油墨两大产品的收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739.91万元、26,223.27万元和45,513.83万元,营业收入增长较快。

财经参考深入分析该公司招股书披露的相关财务数据,可以发现该公司2017年、2018年营收若从财务勾稽角度分析,不排除有虚增的嫌疑。

根据财务勾稽原理,营业收入(含税)在财务报表之中必然有相应的现金流量和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新增额与之相匹配,双方有大致相同的规模,如存在较大差异,则营业收入或存在“注水”已达到粉饰业绩的效果。

以2018年为例,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6,223.27万元,按照自2018年5月1日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2018年公司适用增值税税率约为16.4,则2018年,公司的含税收入约为30,550.11万元。

据松井新材的现金流量表中显示,2018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540.1万元,可这并不是同期营业收入的现金流入,还需剔除预收款项的影响。2018年末,公司预收款项的余额为4.58万元,相比2017年期末(即2018年期初)余额的4,976元增加了4.08万元。因此,2018年剔除预收款项影响的现金实际流入了23,536.02万元。

资料图来源招股书

将2018年含税营业收入和实际流入的现金流量勾稽,可发现还有约7,014.09万元的含税收入并没有收到现金,从财务勾稽角度看,这将在资产负债表中新增债权中体现,即当年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中体现。

资料图来源招股书

松井新材资产负债表显示,2018年末,公司的应收票据的金额是1,750.91万元,较期初(即2017年末)的1,539.97万元,增加了210.94万元;同时2018年末,公司的应收账款的金额是13,701.42万元,较期初(即2017年末)的7,428.75万元,增加了6,272.67万元,则当年产生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为6,483.61万元。而这与上述中并未收到现金的7,014.09万元相比,少了530.48万元。

换言之,松井新材2018年530.48万元的含税收入既未在收到的现金中体现,也未在债权的应收中体现,这意味着该年度年有530.48万元的含税收入或存在虚增。

同样的逻辑,根据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和17%税率,可得出该年度含税收入为21,925.69万元,而根据该年度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预收款项、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可勾稽出含税收入为21,664.77万元,两者相差260.92万元,即公司存在260.92含税收入既未在收到的现金中体现,也未在债权的应收中体现,存在虚增的嫌疑。

那么。2017年、2018年两年,公司则存在791.4万元的收入来源不明。

信披存疑,两版招股书数据“打架”

财经参考翻阅招股书发现,公司的部分信息披露存在质疑。

松井新材在介绍公司董事长凌云剑履历中显示,1993年7月-2003年12月,在湖南亚大高分子化工厂有限公司任职。

资料图来源招股书

但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企业成立于2001年11月,比凌云剑在该公司任职起始时间晚了8年,目前该公司显示吊销且已注销状态。

资料图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招股书在披露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卫国履历时显示,其曾在湖南海利常德化工有限公司、湖南海利贵溪化工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担任过副总经理。

资料图来源招股书

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却均显示不出上述两家公司的任何资料。

松井新材除了披露高管履职或存在不实外,其2019年10月版的申报稿与2020年3月版的上会稿在披露同期资产、利润等重要财务数据时还出现不一致情形。

2019年申报稿中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2017年、2018年,公司的应收票据分别为15,414,665.70元、17,562,774.88元;而2020年上会稿则显示该两个数据分别为15,399,730.35元、17,509,100.10元;申报稿显示2017年、2018年的流动资产分别为189,109,156.89元、291,247,356.48元,而上会稿则显示为189,094,221.54元、291,193,681.70元;申报稿显示2017年、2018年资产总额分别为317,515,813.38元、418,504,351.47元,上会稿则显示为317,503,118.33元、418,458,727.91元。

利润方面,申报稿显示2017年、2018年公司的营业利润分别为29,146,011.61元、56,141,336.49元,上会稿则显示为29,136,026.31元、56,102,597.06元;申报稿显示2017年、2018年公司的27,043,615.28元、51,505,714.80元,上会稿则显示为27,035,127.78元、51,472,786.29元;同时,两次披露同期利润总额也存在差异。

最新一期业绩下滑明显,收购公司亏损幅度加大致商誉减值

报告期内,受全球经济下滑、中国等成熟智能手机市场普及率提升等因素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呈下降趋势,未来仍存在持续下滑的可能性。

然而,以手机涂料为核心业务的松井新材的业绩却逆势上升。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739.91万元、26,223.27万元和45,513.8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2,723.82万元、5,227.25万元和9,287.37 万元。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呈现大幅上升趋势。

不过,在2020年第一季度,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业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经财务部门分析测算,预计2020 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19%,净利润下降约25%,主要经营数据具体如下。

资料图来源招股书

财经参考发现,截至目前,松井新材共拥有长沙松润、东莞鸥哈希、北京松井等5家控股子公司和广西贝驰1家参股公司(持股比例39%)。而6家公司均经营不善,均未实现盈利。

6家公司中,除香港商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未披露财务数据外,其他5家公司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均是2018年、2019年两年连续亏损,除北京松井亏损30.54万元外,其他公司亏损额均在百万以上。

上述子公司中,东莞鸥哈希是于2019年2月,公司以受让股权的方式收购而来。资料显示,2019年1月28日,公司与东莞鸥哈希及其股东瑞盟国际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及其补充协议,约定以东莞鸥哈希截至2018年11月30日止经审 计及评估的净资产为基础,并经双方友好协商,以人民币1,255万元的价格收购瑞盟国际有限公司所持的东莞鸥哈希80%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已开始走下坡路并在2018年出现亏损的东莞鸥哈希净资产合计仅有952.19万元,但评估价却高达1,573.36万元,导致收购交易中支付的对价超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致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确认商誉522.35万元。

其实,东莞鸥哈希2016年度、2017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282.08万元、 2,744.7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3.72万元、184.77万元,经营业绩呈持续增长趋势,而2018年度因管理团队及经营策略转变,导致收入减少并出现亏损,2018年,该公司亏损约156.4万元。

松井新材于2019年2月接手后,并未扭转其颓势,反而加速了亏损的幅度,2019年,东莞鸥哈希净利润为-3,451,914.29元,较2018年亏损力度增加了一倍多,而导致了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98.25万元,商誉账面价值为324.10 万元。

同时,松井新材也表示担忧,东莞鸥哈希业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受市场状况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未来业绩的波动仍会对商誉减值测试的结果产生影响,商誉存在进一步减值的可能。

作者:王东升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