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合贷款破千亿的乐信,“原罪”已得到“救赎”?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31 23:11:42
作者:
 

同样是靠“校园贷”发家,并在2017年下半年赴美上市,乐信与趣店的命运却大不相同。

瞭望消金发现,截止2020年3月30日,乐信报收10.05美元,周涨幅达到14.73%,是当前互金中概股里股价唯一突破10美元的。

趣店则报收2.02美元,虽然周涨幅有7.45%,但股价处于历史地位,徘徊在“仙股”行列附近。

日前,乐信发布的财报显示,2019年全年实现营收106.04亿元,同比增长39.58%;净利润22.95亿元,同比增长16.04%;促成贷款金额达到1260亿,同比增长90.6%,成为逆流而上的“王者”。

其中,乐信2019年第四季度促成贷款金额达到428亿元,同比增长104%。而同一时间点,趣店业绩骤降,四季度开放平台撮合交易额仅80.2亿元,环比下降19.7%。

在经历过“校园贷”整治,互金行业大浪淘沙后,乐信真得能“左右逢源”吗?

01

乐信发家史里隐藏的“原罪”

2013年10月,分期乐(乐信集团前身)正式上线,最初是面向学生的分期电商。

“校园贷”产品主要是分期乐信用钱包,可用于分期购物、话费一卡通等充值服务、取现服务、O2O商户交易服务。

据瞭望消金所知,当时乐信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肖文杰(曾是腾讯财付通产品总监,后离职创业)还亲自设计了第一份在学校做推广的传单。

肖文杰十分看好分期乐业务的“潜力”。在小规模“打样”后,凭借可复制的模式,开始疯狂地攻城略地。

2014年下半年,分期乐交易额突然飙升至一个亿,导致资金链全线吃紧。为了能够在市场争夺赛中获得充足“弹药”,分期乐建立了自己的资金渠道,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桔子理财。

之后的两年间,分期乐先后获得四轮融资,资金方包括经纬中国、华兴资本、京东集团、华晟资本、共建资本等。

2016年2月,其成立了鼎盛资产(金融资产开放技术平台),8月成立乐信,10月分期乐宣布升级为乐信集团,并揭露集团注册用户量已突破1500万。

然而, 随着“校园贷”市场不断壮大,高校频现跳楼、裸条等对社会有不良影响的事件。不仅将涉及“校园贷”业务的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同时也开启了“校园贷”的整治闸门。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现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面临日益趋严的“校园贷”监管,乐信集团并未完全放弃这一业务。2017年12月,其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招股书显示:目标客户群体为年龄介于18至36岁之间受过教育的年轻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股书中“educated young adult”的字样一共出现了81次。而肖文杰在采访中更是期待大学生从学生到30岁期间,使用分期乐提供的金融服务进行租房、买车等等。

在肖文杰看来,“校园贷”乱象大多是民间的放贷造成的。他认为,学生的金融需求是客观存在且不变的,如果有一天正规的校园贷都停止服务,这个市场会更糟糕。

02

靠锁定高成长客群“救赎”

就2019年而言,趣店在疯狂地开采“副业”中迷失了自己(传言趣店创始人罗敏原是分期乐职员),而乐信集团的转型之路走得还算是比较沉稳的。

据瞭望消金所知,乐信转型后的主战场是个人无抵押、纯信用的整个消费金融领域,并在2019年初提出了新消费平台战略。

虽然其业务形态和发展战略发生了改变,但乐信集团的客群始终锁定为,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在此次财报中,有分析师注意到乐信所谓的take rate(以促成费用除以新增贷款)处于同业较低水平,而且呈现下降趋势。

乐信方面解释,这主要是新获客的群体普遍有提早还款的习惯,而提早还款会影响收入费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就是乐信一直锁定“高成长客群”的原因,受过教育的人群金融意识更强,也更加珍惜自己的信用。

那么,这类“受过教育的人”是否包括在校大学生呢?

瞭望消金从此前多家报道中获悉,在乐信旗下分期乐平台上,大学生只需填写正在就读的学校和入学时间等信息后,就顺利地进行借款。

而乐信解释为“只要年满18周岁就可申请借款,与是不是学生无关”。按照乐信方面的说法,“平台只提供技术和初审服务,最终放款是合作的金融机构”。

瞭望消金通过分期乐APP发现,“乐花卡”产品虽要求用户使用服务时应年满18周岁。但未能保证从根源上杜绝未成年使用信贷服务,就更别说在校大学生了。

(分期乐APP内“乐花卡”服务协议)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放贷机构而言,对金融服务识别能力较弱、又具有强烈消费需求的大学生群体是高额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他们大多数自身并无收入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差。

瞭望消金认为,乐信集团极力想甩掉“校园贷”标签,却又忍不住“偷吃”大蛋糕。旗下“分期乐”顶风违规放款,不仅存在较大的违规经营风险,也是对投资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即便乐信目前的股价处在同业内的“高位”,背后的风险依旧不容忽视。

03

结语

对于自己的“未来”趣店是早有预感,于2020年1月17日,宣布撤销此前公布的2019年盈利预期,并称不再公布2020财年业绩指导。

相比之下,乐信则是自信满满。2020年初便对外表示,得益于新消费平台战略落地实施的良好态势,预计2020年全年交易额将达1700-1800亿元。

那么,乐信旗下各项业务的合规性究竟如何?是否真得能在2020年实现可持续性增长?

内容来源: 瞭望消金

作者 | 咖喱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