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店购买进口食品全是“洋文”难看懂,经营模式涉嫌传销
李先生在贝店购买了一罐澳大利亚的进口奶粉,在收到货后发现在产品的外包装上面,全部都是“洋文”,这件国外进口的预包装食品上完全不具备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
李先生提供的奶粉外包装
贝店APP截图
据李先生提供的贝店APP购物页面显示,这款美可卓奶粉由贝店从杭州保税区发货。属进口预包装食品。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而因保税仓的特殊性,关于其监管以及适用法律,似乎也有多种说法,我们现在通过一个判决案例来进行说明。
人民法院报刊登相关文章
在《网购进口食品包装上全是“洋文” 消费者起诉能获赔吗?》一文中的张先生与本文中的李先生有着类似的经历:苏州市的张先生在某平台网购了价值数千元的进口婴幼儿食品,但包装上全是看不懂的“洋文”,没一个中国字儿。他以这些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为由,将销售商告上了法院。近日,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支持了张先生的诉讼请求,判令销售者退还货款,并支付十倍赔偿金。
对此某网络科技公司辩称,原告在产品未开封的情况下,即至法院起诉,说明其知道产品的包装情况仍然购买,对原告的消费者身份持怀疑态度。另外,他们的商品均通过第三方发货,采取国外直邮或保税区直接发货的方式,因此不能保证是否具有中文标签,但对产品的质量可以保证。
最终,吴中法院支持了张先生的诉请,判决某网络科技公司退还货款7671元,并支付十倍赔偿金76710元。
法官提醒: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详细信息,否则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
其实贝店最为饱受诟病的是其经营模式,贝店涉嫌传销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本网也曾多次报道。
网上爆出的贝店奖金制度
在《贝店疑似传销,恐怕继花生日记后被处罚的就是它》一文中写道。
因为较高的拉人头佣金,以及拉满20位店主可以升级成金牌店主,进入享受抽取团队推广佣金和分润拉新奖金的“躺赚”阶段,贝店的店主们往往不是拼搏在第一线赚取商品推广返佣,而是活跃在微博、百度贴吧、知乎等各种平台推广自己的贝店邀请码,或者着力渗透自己的亲友圈,逼得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的亲友自从加盟贝店之后就像是进了传销组织。
贝店在一片质疑声中艰难前行,如不及时纠正这些问题,危机必然爆发。
- 2025年五一“上四休五”调休攻略:这样拼假可连休9天!2025-04-21 06:04:13
- 中国黄金基础金价格多少一克(2025年4月21日)2025-04-21 06:04:56
- 编程猫,有恃无恐2025-04-03 08:04:07
- 叶国富开启永辉超市“Boss直聘和Boss直谈”模式2025-04-03 08:04:28
- 被不卫生的水泡过的饮料不要喝:容易引发肠道疾病2023-08-02 05:08:17
- [期货]今日苹果期货价格行情一览表(5月4日)2023-05-10 06:05:13
- “富客金邦”运营模式涉嫌违规 谨慎投资2023-03-08 0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