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1-06 06:44:49
作者:

时隔一年,拼多多再因“无证支付”被举报,央行也再次确认拼多多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12月3日,一份央行上海分行举报答复意见书显示,针对拼多多主体公司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寻梦公司”)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情况,央行上海分行要求其整改,目前,正在整改中。

央行再次确认

拼多多涉嫌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12月3日,根据微博法律人士爆料,2019年11月初,央行上海分行一份举报答复意见书确认,拼多多主体公司寻梦公司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目前正在整改中。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针对被举报消息,据报道,拼多多方面回应媒体称,举报方为售假商家,该店主自述多次向央行及其他部门举报,希望通过舆论渠道发布信息等方式,向平台施压,希望能够借此拿回因售假而被冻结款项。同时称,除拼多多外,近年来,京东、美团等电商平台也先后因类似问题频繁遭遇“相关人士”的举报。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认为,从拼多多的回应来看,是顾左右而言他,回避关键问题,同时还拉上京东美团来背书。无论行业如何、也不论举报方是谁,拼多多始终没有正视自己是否违反了规定,但央行的《举报答复意见书》已经给予了定性,拼多多已经涉嫌无证经营支付,并已被要求整改。因此从回应的全文以及其整改历时一年多之久来看,拼多多还是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明星电商频因“二清”被举报违规背后

这已经不是拼多多第一次被举报“二次清算”了。

在去年12月,已有拼多多商家称向上海央行举报平安银行和拼多多涉嫌“二次清算”及无证经营支付业务,并获回复,上海央行已确认拼多多无证经营支付行为。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同时,拼多多去年底就表示已经引入具有支付和清算资质的平安银行进行全流程资金托管和结算,不在任何场景下触碰交易资金。

据了解,人民银行曾公开表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行为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无证经营银行卡收单核心业务。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一是开展商户资金清算,即所谓“二清”行为,(二清就是二次清结算,是指有清结算资质的机构将资金结算给入网的商户后,该商户再将资金清结算给下游的子商户,若该商户没有清结算资质的话,就属于二清了。)无证机构以平台对接或大商户接入支付机构或商业银行,留存商户结算资金,并自行开展商户结算;

二是从事其他收单核心业务,包括特约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等业务活动。

第二类是无证经营网络支付业务。

一是采取“大商户结算”模式,即用户支付资金先划转至网络平台账户,再由网络平台结算给其平台下挂商户;

二是开立类支付账户的电子钱包,具有充值、消费、提现等支付功能。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第三类无证经营多用途预付卡发行与受理。

一是单用途预付卡机构擅自扩大应用范围,实现跨法人商户应用,如一些地方的公交单用途卡跨领域、跨地区拓展使用;

二是无证机构发行与受理跨法人、跨领域、跨地区使用的多用途预付卡。

早在2016年4月份人民银行开始的关于支付机构的专项整治中就有对于“二清”的明确禁令,明确指出将清理整治无证机构,遏制市场乱象。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2017年11月份,为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促进支付服务良性循环和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彻底清除“二清”毒瘤,央行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17号文),并下发了持证支付机构自查内容。217号文明确将加大处罚力度,全面检查持证机构为无证机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违规行为,坚决切断无证机构的支付业务渠道,遏制支付服务市场乱象,整肃支付服务市场的违规行为。援引新京报消息,彼时拼多多方面称若要按照条例实现完全合规,只能允许消费者和商家的资金在同一种支付牌照下执行“闭环运行”,然而这又与支付机构应当充分尊重客户自主选择权的规定存在一定矛盾。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因此,拼多多认为,按照目前的行业发展态势,在电商平台的综合解决方案上尤其是在网联平台出现前,各规定的执行和解读存在一些模糊和可能与现实矛盾的地方,电商行业的合规解决方案也一直在摸索和等待监管方面更细则的定论。

简而言之,在被举报初期拼多多说自己是被售假商户“恶意报复”,后来又改口开始质疑现行的支付行业相关法规制度存在模糊不清之处。

事实上,此前,美团也屡次因涉嫌非法经营支付业务被举报。

2018年11月20日,职业打假人王海举报美团网及大众点评涉嫌非法经营支付业务,可被挪用或吃利差的资金高达70亿元。

对此,美团方面彼时回应称,此前已与有关部门按照要求制定合规改进方案,并按计划持续推动方案实施。

在市场看来,拼多多、美团等电商平台屡次被举报,除了是明星企业外,确实在合规上存在问题。
拼多多或谋求曲线获得支付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8月份就有消息称拼多多正在寻求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目标是上海付费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而付费通支付牌照估值可能在5亿到7亿之间。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后来穿透股权关系后,黄峥通过旗下控股公司收购了上海付费通二股东100%的股权,从而达到入股付费通的目的。简单换算一下,黄峥个人持股占比达37.66%。

支付查(zhifucha.cn)显示,上海付费通于2011年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是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业务范围涉及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是第三方支付“全牌照”公司。

被碰瓷还是真违规?拼多多被举报背后的明星电商“二清”违规争议

 

拼多多曾因“资金二清”、“信息二清”问题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拼多多在打假时曾被质疑,从售假商家扣罚的罚款在退给消费者时“为什么不退现金,而是代金券”,对此黄峥曾回应称,是因为平台暂未获得支付牌照。

拼多多本身并无支付牌照,获牌的关键在于需要成为支付牌照主体公司的大股东。付费通目前大股东为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能否入驻付费通就变得充满未知。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基本均已获得支付牌照,留给拼多多的时间不多了。

文章来源:新零售经济观察,特此鸣谢!

转载声明:请遵守CC协议,转载不注明来源上黑名单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