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持续见效 继续投放有色金属储备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7-20 17:15:31
作者:价格,生猪,大宗,商品价格,储备
7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 国家发改委 )举行7月份新闻发布会,回应了关于国民经济运行、猪价调控、大宗商品价格、绿色金融等热点问题。

从大宗商品价格方面来看,前期一系列调控举措已取得初步成效。市场普遍预计,随着国家保供稳价措施持续见效,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对于猪肉价格波动,必要时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调控调节力度,防止生猪和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Wind数据显示,19日国内商品期市午盘涨跌互现,截至发稿,有色金属方面,铜、铝、铅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分别微幅下跌0.66%、0.97%、0.66%。锌期货主力合约微涨0.81%。

继续分批投放有色储备

5月下旬以来,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不合理上涨,国家各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给过热的商品价格降温。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指出,5月中下旬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联合约谈铁矿石、钢材、铜、铝等重点企业及行业协会,多次赴有关交易中心、地方及重点企业进行联合调研和专项调查,督促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持续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组织完成首批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

目前看,上述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钢材、铜、铝等价格比5月份的年内高点下跌3%~14%,带动6月份PPI环比涨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3个百分点。市场普遍预计,随着国家保供稳价措施持续见效,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万劲松称,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测,组织好后续批次铜、铝、锌等国家储备投放,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情况。持续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违规价格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据袁达介绍,7月5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方式投放了第一批国家储备共计10万吨,其中铜2万吨、铝5万吨、锌3万吨;200多家有色金属加工制造企业参与竞价;成交价格比当日市场价格低约3%至9%不等。目前看,此次投放初步达成了预期目标。市场普遍认为,储备投放释放了国家开展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积极政策信号,稳定了市场价格预期;同时,定向投放为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提供了补充库存的机会窗口,并降低了部分企业原材料成本。

袁达会上透露,下一步将继续分批组织开展铜、铝、锌储备投放,进一步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

防止生猪和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谈及猪肉价格波动的话题,万劲松表示,今年以来,受供应显著改善、需求有所下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大幅下跌。6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预案发布后,国家发改委两次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预警信息,提示养殖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在进入一级预警区间后,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立即启动猪肉储备收储。7月7日、7月14日完成两批中央储备收储,7月21日还将组织第三批中央储备收储。

同时,国家发改委积极指导各地做好收储工作,形成 托市 合力,稳定市场预期。 目前看,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势头得到初步遏制,6月底以来价格出现明显反弹,目前价格较前期低点回升15%以上,猪粮比价短暂跌破5:1以后迅速反弹,上周已回升至5.85:1,养殖户信心有所恢复,集中出栏现象有所缓解。 万劲松介绍说。

万劲松表示,随着中央和地方收储 托市 效果逐步显现,加之今年1至2月新生仔猪量减少,会对7至8月生猪出栏产生影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猪价格可能将继续呈阶段性反弹态势。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持续跟踪能繁母猪、生猪存栏变化与猪肉价格走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达到预案规定及时开展收储,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必要时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调控调节力度,防止生猪和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