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转型创新药8年无“实效”,分拆川宁上市为“甩包袱”?
医药业进入创新研发是大势所趋,但创新药也是投入高、风险高的领域。科伦药业从2012年开始转型创新药生产并连年投入高额研发费用。但目前其创新药临床研究项目数量明显低于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创新型药企,且并没有一款创新药上市销售。
刘革新:对业绩我本人也不满意
科伦药业是国内输液龙头,受新冠疫情影响医疗机构非疫情科室未正常开展诊疗工作,导致输液、非输液制剂产品销量下滑,科伦药业业绩受创。
2020年,科伦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64.64亿元,比上年下降6.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9亿元,同比减少11.57%。
2021年一季度,科伦药业营收约41.51亿元,同比增长17.35%;净利润约1.75亿元,同比增长701.49%。净利增速非常高,但这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低而已。
在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面对投资者对公司业绩和股价的不满,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表示:“我们的年报和季报有进步,但这点进步还不能让您满意,我本人也不满意。”
科伦药业曾经被誉为“小恒瑞”,而如今市值已不足300亿,市值连恒瑞医药十分之一都不到。究其原因,根本上来讲应是其所处的输液赛道在其上市两年后就遭遇了“限抗令”。
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随后几年国家又多次发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门槛和监管力度。科伦药业主营的抗生素产品收入因此一再受到挤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医疗领域抗生素使用量依然非常高,人均抗生素用量为美国10倍多,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未来“限抗令”或还会不断升级,科伦药业的输液管线业务或将持续承压。
转型创新药8年仍没见成效
2012年,面对“限抗令”出台,科伦药业就意识到输液板块面临的压力,开始启动创新转型,旨在将输液龙头企业转向创新药生产企业。
这些年,科伦药业一直在加大研发投入。Wind数据显示,2015-2020年,科伦药业研发投入分别为4.98亿元、6.13亿元、8.46亿元、11.14亿元、13.51亿元、15.16亿元。2020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9.21%,占比较高。
科伦药业进入转型创新药8年后,其创新药产品仍然还没为其贡献利润。国盛证券研报分析预计,科伦药业2020年利润拆分后,大输液板块将实现9亿元-10亿元利润,原料药板块3亿元-4亿元利润,新获批仿制药2.5亿元-3亿元利润,老普药2亿元-3亿元利润。
科伦药业披露,其创新药物在2021年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创新临床研究项目为15个(实质入组),较2020年新增6个项目。项目数量明显低于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创新型药企,且目前并没有一款创新药上市销售。
即使上述在研项目未来成功上市,最终能为科伦药业实现多少收入,还需市场检验。
分拆川宁上市为“甩包袱”?
科伦药业另一个被投资者诟病的问题是高负债率。2018-2020年,科伦药业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5.85%、55.83%、56.22%。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26.25亿元,应收账款60.65亿元,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累计则高达75.51亿元。
对此,科伦药业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赖德贵回应称,公司通过分拆川宁上市,博泰引入战略投资资金,以及未来会根据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考虑再融资等方式降低负债。
公开信息显示,川宁生物是科伦药业于2010年12月在新疆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产业园区投资设立的子公司,是国内抗生素中间体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2017年-2019年,川宁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8.68亿元、33.43亿元、3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2亿元、3.92亿元、0.88亿元,业绩波动大。同时,川宁生物曾几次被环保部门处罚,今年2月才由于异味扰民事件被环保部门要求停产整顿。科伦药业分拆川宁生物上市有“甩包袱”的嫌疑。(内容来源:财观社)
- 2025年五一“上四休五”调休攻略:这样拼假可连休9天!2025-04-21 06:04:13
- 中国黄金基础金价格多少一克(2025年4月21日)2025-04-21 06:04:56
- 编程猫,有恃无恐2025-04-03 08:04:07
- 叶国富开启永辉超市“Boss直聘和Boss直谈”模式2025-04-03 08:04:28
- 被不卫生的水泡过的饮料不要喝:容易引发肠道疾病2023-08-02 05:08:17
- [期货]今日苹果期货价格行情一览表(5月4日)2023-05-10 06:05:13
- “富客金邦”运营模式涉嫌违规 谨慎投资2023-03-08 0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