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南资源信息披露疑似造假,实控人涉嫌行贿125万死亡事故未披露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6-05 21:27:23
作者:

6月1日,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飞南资源”)更新了申报材料。招股书显示,公司此次募集资金15亿元,用于江西巴顿多金属回收利用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从业绩来看,公司此次闯关创业板胜券在握。截至2020年末,公司实现总收入48.28亿元,净利润为5.89亿元,均创新高。

 

 

不过,财经参考发现,公司的信息披露迷雾重重,其原材料数据经不起推敲,采购、耗用与库存对不上账;同时,两名核心员工履历玩“穿越”,履职公司未成立便已就职多年。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信息披露涉嫌遗漏,其募投项目主体子公司发生了2死一伤的安全事故,招股书却只字未提。而实控人孙雁军卷入受贿案件,在首次申报中也未提起。

收入与客户数据存在差异,原材料数据疑似造假2亿差异来自哪里?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9.71亿元、42.74亿元和48.23亿元,呈现逐年攀升,但这增长的背后,真实性是否靠谱?

财经参考注意到,公司的竞争对手东江环保在2020年突然出现其处置费收入客户的首位,该年度对其收入为5,298.09万元,占同类收入的比16.92%。

但据东江环保披露的2020年年报显示,其前五供应商并没有上述数据,第一供应商的数据也仅有5,193.68万元,较飞南资源披露的数据少了104.41万元。

另外,佛山市嘉里信贸易有限公司为飞南资源2018年的整体收入的第三大客户,公司对其销售金额达37,795.65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51%。

而据工商资料显示,该企业设立于2014年1月,注册资本虽有1000万元,但实缴资本仅200万元,而其参保人数仅有3人,3名员工企业仅从公司采购3.78亿元,不知这样的经营规模与其为飞南资源贡献的收入是否匹配?

财经参考发现,飞南资源的原材料数据也经不起推测,其采购、耗用与库存对不匹配。

招股书披露,公司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主要包括危险废物及含铜物料。

以2020年为例,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述所需原材料的采购总额为356,868.52万元。

一般情况下,原材料采购后,一部分用于生产产品销售后转变成主营业务中的直接材料成本,剩余部分变成存货中的原材料。

招股书显示,2020年,公司直接材料成本为367,125.24万元,占比为92.56%。

采购与耗用之差即为每年原材料新增之额。由上述采购和耗用的数据可知,公司2020年采购与消耗之差为-10,256.72万元,即公司当年采购并不能满足该年度生产所需,需要上年库存原材料来弥补,换言之,2020年的原材料库存额较2019年的原材料库存额要减少10,256.72万元。

然而,招股书显示,公司2020年原材料库存为25,860.53万元,较2019年的原材料库存的14,060.71万元,不仅未减少,反而增加了11,799.82万元。即公司库存原材料多出了22,056.54万元。同时,公司的在产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均含有的原材料,而综合该因素影响,2020年多出的原材料,则更多。

那么,是否是公司为了调节利润虚减披露了原材料采购成本?还是为了满足与营收的同步虚增了营业成本的材料成本?为何库存原材料多出2亿多。

两名核心技术人员“穿越时空”履职其简历或虚构,报告期内子公司死亡事故未披露

招股书披露,飞南资源的核心技术人员共4名,分别是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雁军、公司副总经理兼子公司江西兴南总经理许国洪、公司生产部副总经理李加兴、公司研发总监毛谙章,除孙雁军外,其他三名核心技术人员此前均有在其他公司就职经历。

但李加兴和毛谙章简历的披露存在蹊跷,此前所供职的单位还没成立便已履职。招股书披露,李加兴198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浙江富冶集团有限公司从事管理工作,但工商资料显示,该企业设立于2001年2月,即比李加兴供职的起始时间晚了16年半。

同样,招股书披露,毛谙章于2000年4月至2018年2月任深圳市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总工,但该企业工商资料显示,该企业设立于2008年6月,较其任职的起始时间晚了8年多。

那么,到底是简历虚构还是另有他因?为何时间差异显著。

招股书显示,公司此次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江西巴顿多金属回收利用项目,财经参考注意到,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江西巴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中,飞南资源持股81%,该项目早在2018年就已通过环评且已经动工,不过,该项目却发生了涉及2人死亡1人受伤的安全事故。

据上饶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于2020年12月25日发布了一起涉及死亡的安全事故,事故的建设单位便是公司此次募投项目的主体实施单位江西巴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弋阳县政府对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对事故相关三个责任单位进行了罚款或通报,对7名责任人员进行了罚款或约谈等相应处理,事故单位和责任人员对处理结果均无异议。

然而,招股书却涉嫌隐瞒,披露称,该项目及实施主体不存在涉及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的重大违法行为。

财经参考注意到,担任公司江西巴顿多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部的监理单位为江西铜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据了解,该企业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江西铜业为公司2019年第二大客户、2020年第一大客户,2019年、2020年,公司向江西铜业销售收入分别达4.19亿元、9.05亿元。

研发费用中材料投入为0可信否?董事长以“加班费”的形式贿送现金达125万子公司从无良商贩中购买铜泥

财经参考注意到,飞南资源在其首次申报材料中大肆宣传应用“技术优势”、“有效攻克行业难题”、“行业领先”;“可以满足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处置需求”等表述。

然而,这却遭到“打脸”,在遭到监管层问询后,在最新的申报稿全部予以删除。实际上,公司在研发上并不具有优势,更难言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仅有1,380.79万元、1,552.72万元和1,755.67万元;占比分别为0.35%、0.36%和0.36%,均不足1%,远低于同行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同行的研发费用的均值分别约为1.12亿元、1.36亿元和1.80亿元,占比分别为2.52%、3.18%和3.2%。

另外,有意的是,飞南资源研发不同于其他企业,似乎是研发人员在“凭空想象”,在其研发费用的结构中,用来研发中的材料费用竟然为0,而刨去部分其他费用外,研发投入几乎全部用于发放职工薪酬。

不过,公司研发费用的低投入,其业务招待费用却不断攀升。报告期内,公司295.99万元、308.22万元和523.46万元,三年耗资了1,127.67万元用于业务招待。那么,这每年数百万元的业务招待费用最终流向哪儿?

财经参考发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雁军为获取环评报告不惜铤而走险,贿送现金达125万元。

2020年12月3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作出了案号为(2020)粤0103刑初1022号的《章金鸿受贿一审刑事判决书》。

据显示,章金鸿原系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2004年至2020年5月,被告人章金鸿在广州环科院(含原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担任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副院长等职务期间,利用受理、承办业务,签订合同、管理项目、掌握进度,出具、审核、修改技术意见,与评审专家、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等职务便利,在受有关企业委托开展危废物处理、再生资源利用、技改扩建工程等技术咨询,编制、修改、审核环境影响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风险预案,进行项目施工监理等业务过程中,以“加班费”“酬谢费”“沟通费”等名义,先后多次收受业务委托企业负责人给予的贿赂。

2009年至2020年5月间,被告人章金鸿在广州环科院任职期间,在受广东飞南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含原肇庆市飞南金属有限公司)委托开展有关业务过程中,先后多次收受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某2军给予的贿赂共计人民币125万元。

对此,招股书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雁军的单位行贿问题不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不会构成上市实质性障碍。

另外,财经参考发现,公司子公司江西飞南环保还“饥不择食”,采购原料不问出路。

2020年11月11日,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案号为(2020)粤20刑终147号的《赖东生、苏健民污染环境罪一案刑事二审判决书》。

据显示,2018年9月初开始,被告人赖东生明知自己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梁卫堂处承租位于中山市******凯森洗水厂附近围堤一块土地成立一无名加工厂,在围堤外河道内将一艘大型水泥船改装成简易生产车间,从珠海东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地购买含铜废水1398.45余吨,后雇佣梁卫堂(另案处理)负责日常管理,吴某、凌某等人(均另案处理)在上述水泥船上从含铜废水中提取铜泥,再由被告人赖东生或指使司机胡某与赖金伟将提取的499.686吨铜泥出售给江西飞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非法经营数额10,405,264.82元。

内容来源:财经参考

作者:王东升 肖敬远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