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司冲击“酒馆第一股”,直营模式成本激增挤压利润,“低价换量”壁垒低易被取代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4-30 04:16:22
作者:

  

  3月30日,海伦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伦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据招股书,海伦司是中国最大的线下连锁酒馆。其代表性饮料化酒饮“Helen’s可乐桶”在去年年末风靡抖音,相关话题视频的累计播放量超10亿次。这样的“网红”酒馆,其盈利情况和品牌认可度究竟如何?

  时代商学院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18—2020年,海伦司逐步转变为以直营模式为主的运营方式,在此模式下,该公司的人力成本和租赁成本均逐年攀升并挤压利润;同时,海伦司快速扩张,采取“低价换量”模式,壁垒低且极易被取代,其可持续竞争力存疑。

  4月20日,时代商学院就上述相关问题向海伦司发函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仍未回复。

  01

  直营模式下成本激增挤压利润

  2009年,创始人徐炳忠在北京五道口创立了第一家Helen’s酒馆,此后,徐炳忠与其合作伙伴陆续在国内成立多家Helen’s酒馆。

  2018年,海伦司注册成立,最初以加盟酒馆为运营方式,而后转为直营酒馆战略。自此,加盟酒馆数量逐年下降,而直营酒馆数量逐年攀升,如图表1所示。2018—2020年,海伦司直营酒馆的数量分别为84家、221家和337家。截至2021年3月22日,海伦司的酒馆均为直营酒馆。

  2018—2020年,海伦司直营酒馆收入分别为6910万元、5.4亿元和8.13亿元,分别占各年营业收入的60.2%、95.7%和99.4%,逐年上升。

  

  然而,随着直营酒馆数量的上升,该模式背后的弊端逐渐显现。由于直营门店的运营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和人才需求,这导致海伦司相关的成本不断上涨。

  2018—2020年,海伦司的租赁成本分别为1510万元、5320万元和1.05亿元,占各年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3.2%、9.4%和12.9%;人力成本分别为2510万元、9230万元和1.79亿元,占各年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1.8%、16.3%和21.9%,具体如图表2所示。

  

  在直营酒馆数量、人力成本及租赁成本逐年攀升的情况下,海伦司的净利润增速急转直下,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30.44%和-0.04%。

  时代商学院认为,专注于直营模式的海伦司持续扩张,随之激增的人力成本和租赁成本严重挤压其利润,使其出现规模经济收益递减的情况,最终恐面临较大的营运资金压力。

  02

  “低价换量”壁垒低易被取代

  然而,在2020年疫情期间,海伦司仍在持续开店。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海伦司新开酒馆数量分别为62家、93家和105家。同时,海伦司将持续快速扩张,预计2021年新开约400家,至2023年底酒馆总数达到2200家。

  时代商学院发现,2020年末,海伦司的酒馆数量已达351间,远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40—70间),具体如图表3所示。

  

  为何海伦司会选择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扩张呢?这可能与其低价策略密切相关。

  招股书显示,目前海伦司所有瓶装啤酒产品的售价均在人民币10元/瓶以内,与同行业同类产品的售价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力。比如,海伦司对275ml的百威啤酒的售价均为人民币9.8元/瓶,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同行业对该款啤酒的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5-30元/瓶,海伦司售价比行业内对该款啤酒的平均售价低约35%-67%。

  此外,在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平台上,网友对海伦司不同门店的点评中——“便宜”、“价格平实”、“平价”等评价随处可见。

  诚然,短期来看,如此快速扩张、“低价换量”的模式确实可为海伦司收割一波年轻人的市场。但长期来看,海伦司对于中高端市场的拓展处于空白,该模式不利于海伦司对自身可持续竞争力的打造,随着规模经济红利的结束,海伦司的业绩增长恐陷入瓶颈

  实际上,从图表3便可看到,2020年末,海伦司的酒馆数量约是A公司的9倍,但该公司当年收入却仅为A公司的2.41倍。

  综上,时代商学院认为,长期来看,海伦司品牌产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若常年不变,仅依靠门店数量的增长来创收,必将导致品牌老化和客户粘性不足的后果。况且该模式下商业壁垒和产品壁垒较低,随着酒馆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海伦司难免被同行业公司所模仿并取代。

  【参考文献】

  1.《海伦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请版本;

  2.《餐饮旅游行业跟踪报告:小酒馆、夜经济-海伦司递交招股书》,华创证券

  3.《2021年中国酒馆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研究报告,前瞻网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