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甚么事了?实地集团13名高管,春节后集体辞职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3-23 23:31:46
作者:

对于实地集团的掌舵者张量来说,牛年的开头着实让人挠心。

   2月19日,据花木兰财经报道称,春节过后,实地集团13名高管集体辞职。其中有实地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刘森峰、执行总裁兼CFO李斌、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罗剑威等等职业经理人。

   该文章中称,这13个高管过了年不来上班了,直接辞职不干了,大部人还裸辞。

   市界向实地集团品牌部予以求证,截止发稿,对方未回复。

   不过,一位接近实地集团的知情人士回复市界称“千真万确”。名单中的一位高管对市界表示,“现阶段不便评论”。

图片来自花木兰财经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市界,他们离职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看不到公司发展前景;二是看到公司面临的难以解决的困难;三是无法适应公司文化与管治;四是有更有前景的发展机会。

   其实,早在2020年,从碧桂园加入实地集团不到一年的刘森峰,就已经数次被传离职了。

   不过,去年8月,刘森峰在自己的朋友圈对外澄清自己离职的传闻,“感谢各位领导、朋友的关心,我目前还在职。”

   2021年12月31日,乐居财经报道称,因需要腾出更多时间来专注于发展自己创办的新基业集团,刘森峰辞去实地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升格为集团高级事业合伙人。

   如今,牛年开始,离去的不仅仅是刘森峰,实地集团更迎来更大的人事震荡。上述名单中,2020年8月加入实地集团的张羽晴,呆了不到半年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2018年,张羽晴任职于龙湖集团品牌及营销部副总经理、渠道策划中心负责人等。2019年,张羽晴离开龙湖,加入鸿坤地产集团担任市场营销部总经理。

   实际上,实地集团的人事变动,由来已久。2017年11月,《财经》报道称,“2017年以来,实地地产总经理级别以上的离职者已超过10人。在广州,曾经有实地项目因一次开盘销售业绩不佳,包括广州城市总经理在内,整个城市公司营销总级别以上的人被全部开除。”

   一位实地集团离职员工向市界透露,实地集团内部存在管理层不太稳定的问题,员工们对频繁的人事变动,已经见怪不怪了。

   不过,在外界看来,人事变动与掌舵者张量有一定关系。身为“地产二代”的张量,并不甘于像父亲张力(富力地产联合董事长)那样建普通的房子。他是一位科技发烧友,一直想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地产,用智能化武装楼盘,一度想把实地打造成“地产界的苹果公司”。

   然而,房地产开发是资金密集、人员密集、强一线轻总部、关系导向型行业。企业的发展更与城市的发展、政府的规划密不可分,打通互联网和房地产之间的壁垒,谈何容易?

   再加上房地产行业今非昔比之下,如今的实地集团更是缺钱缺得紧。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实地地产的借款总额分别为119.82亿元、117.71亿元、126.57亿元。2017年-2019年,实地集团的净负债率就分别达3809%、533%和225%。

   2020年1季度,根据实地集团招股书披露的数据,实地集团1年内要还的银行贷款为23.7亿元,其他借款为19.2亿元,累计1年内要还42.9亿。

   值得注意的是,于2020年11月20日招股失效的实地集团,首次闯关失败,需要重新递交招股书。刘森峰此前在实地上市中充当重要的角色,除担任执行董事兼副董事长、总裁外,同时是授权代表之一,作为实地与联交所之间的主要沟通渠道,能确保实地一直遵守上市规则。

   随着刘森峰以及其他12名高管真的集体离职,实地集团上市进程会如何?实地集团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作者|市界 陶婷 编辑|胡刘继)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