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KI合约交易所,花一百万,就可以上币割韭菜?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3-22 20:46:42
作者:

2020年,DeFi、合约等概念基本领跑了整个年度。受此热潮影响,合约交易所由于雨后春笋一样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作为币圈食物链顶端的存在,交易所靠谱与否直接影响着投资者资金的安全。

如果不甚选择了一个垃圾平台,即使你努力交易赚了钱,可能也只会是一串账面数字,提现不出,直接给交易所做了嫁衣。更有甚者,还被交易所和项目方联合收割,比如今天要曝光的“BIKI交易所”

作为一个数字货币交易平台,BIKI也是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强势走红,不过走的是“黑红”的路子:

频繁上线假项目、空气币,大搞特搞传销,肆无忌惮、明目张胆地收割韭菜。

BIKI交易所的总部位于新加坡,公司注册地址也在国外,但投资者却主要集中在国内。什么“国际交易所”,其实都是包装出来用来骗韭菜的幌子而已。

有数据统计,该交易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币数量超过150种。

基本每一天都会上架新的代币项目,而这些新上的代币价格走势都很雷同,开盘即最高点,然后价格一路下跌,中途有投资者在群里发泄不满,认为自己被当韭菜收割的时候,价格会有所上调,然后继续波动向下。

比如BIKI交易所曾经上线的TUR币(角塔链),就是空气币中的佼佼者。

上线第二天直接就跌破了发行价,这波操作仇恨拉的稳稳的。

看看这K线走势,一根长针直插到底,你敢说这不是人工操纵恶意收割?私募价格0.4元,上线第二天直接暴跌,跌到0.1元左右,截至目前,代币价格显示几乎为0,基本已经见底归零。

此类事件并非特例,除了“上线破发”的TUR代币之外,GUC代币也曾以21小时的崩盘记录扬名整个币圈。开盘就跳水,从最高的1USDT直接暴跌到0.04USDT,跌幅超过80%。

21个小时,轻松实现了从上线-暴跌-下架的完美收割!

而这也只不过是Biki上币项目乱象的冰山一角,其中还有不少诸如VDS、HDS、KTN等无底层技术团队,无实际价值支撑 “空气币”。另外,除开频繁上架垃圾币种外,BIKI交易所的上币费用也是贵得离谱。

据了解,项目方在BIKI上币需要交纳约上百万的上币费用才能拿到收割资格。

“只要花钱就能上”,基本上已经成为了项目方对BIKI的共识。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才上的币,项目方势必要在用户的身上收割回来。

BIKI交易所从项目方手里捞到了钱,项目方也从散户手里收割了资金。

总而言之,从头到尾,最后受伤的也只有投资者自己了。

区块链行业监管的不健全,导致市场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无良交易所。这些无良交易所的本质不是为了投资者谋利方便交易,而是为了更好地圈钱。

面对行业乱象,希望大家谨慎选择!

投诉有门,维权有道!比特财经网

>相关新闻
三亚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服务介绍-(撤稿申请)  三亚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