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香港楼价15年间大涨4倍 置业比率至20年新低
香港立法会秘书处3月1日发表 自置居所对香港社会经济的影响 《研究简报》显示,香港楼价在2004年-2019年的15年内急升近4倍,然而,同期自置居所比率于2019年跌至49.8%的约20年新低。
香港楼价持续高企,置业梦对于很多年轻人可望不可即。
香港立法会秘书处3月1日发表 自置居所对香港社会经济的影响 《研究简报》显示,整体自置居所的业主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仅占7.6%,首次置业人士的平均年龄2019年已经达到44岁。
《研究简报》指出,香港楼价在2004年-2019年的15年内急升近4倍,然而,同期自置居所比率于2019年跌至49.8%的约20年新低。虽然该数据去年第四季轻微反弹至51.2%,但仍低于2004年高位的54.3%,亦远低于富裕经济体超过60%的平均水平。
在土地严重短缺和置业能力下降的背景下,3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于整体自置居所户主中的比例,由1997年的22.1%(19.81万人),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7.6%(9.82万人)。
报告指出,香港年轻人单凭工作收入,难以追赶不断攀升的楼价,也未有足够财力在物业市场跟其他买家竞争,据悉,置业困难是香港年轻世代感到无望的其中一个源头。以2004-2019年期间的楼价来看,数字飙升了391%,然而香港家庭住户的每月收入中位数仅增加78%,远落后于楼市的升幅。
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的老人,在自置居所户主中的比例为41%(53.6万人),成为置业的主力,相比1997年的21%(19.21万人)激增一倍。
事实上,香港的自置居所比率于过去23年呈 倒U型 发展。报告指出,该比率在1997-2004年期间由46.7%飙升至最高的54.3%,然后停留在约53%的水平至2011年,但其后回落至2019年的49.8%及2020年第4季度的51.2%。
数据显示,1997-2004年期间,香港每年平均共有约6.2万个住宅单位落成。供应充裕,加上亚洲金融风暴触发楼价暴跌52%,为首次置业人士提供罕有的置业机会。1997-2004年期间,自置居所住户数目净增加了26.4万户,其中约一半为私营房屋。
>相关新闻
- 2025年五一“上四休五”调休攻略:这样拼假可连休9天!2025-04-21 06:04:13
- 中国黄金基础金价格多少一克(2025年4月21日)2025-04-21 06:04:56
- 编程猫,有恃无恐2025-04-03 08:04:07
- 叶国富开启永辉超市“Boss直聘和Boss直谈”模式2025-04-03 08:04:28
- 被不卫生的水泡过的饮料不要喝:容易引发肠道疾病2023-08-02 05:08:17
- [期货]今日苹果期货价格行情一览表(5月4日)2023-05-10 06:05:13
- “富客金邦”运营模式涉嫌违规 谨慎投资2023-03-08 02:03:21
热门资讯
热门推荐
首页头条
社会热点
娱乐八卦